1)第10章 砺 志 (3)_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书·律历》上说:“所有度量衡类的器具,都用铜制造。铜是万物中极精纯的一种物质,它不会随天气的干燥、潮湿、寒冷、酷热的变化而变质,也不会因为日晒雨淋而变形,坚固地保持着自己的本性,有些像君子的品行。因此度量器具都用铜制作。”《考工记》上说:“青铜(即铜锡合金)有六种合金配方。青铜合金成分分成六份,锡的成分占六分之一,这是用来制造钟鼎类器具的合金比例;锡的成分占到五分之一,这是制造刀斧类器具的合金比例;锡的成分占到四分之一,是制造戈和戟等兵器的合金配方;锡占三分之一,是制造大刀类器具的配方;锡的成分占到五分之二,这是制造利箭类兵器的合金配方;铜和锡各占一半,这种配比是制造方诸和阳燧①等取水火的器具的配方。

  唐代的贾公彦解释说:“这里所说的‘金’是指铜。”铜的性质,可以从两方面来观察:一是对于外界意料之外的变动,铜都不会被腐蚀而变质;二是铜能被应用于制造器具,同时它又能调和其他金属的优点,成为各种具备不同特性的合金。我们所说的铜的特性就像君子的品行,也应该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孔子说:“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不能随意改变他的志向。”孟子说:“富贵不能使他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他改变节操,暴力不能使他屈服意志。”这不正像铜能保持自己的特性而不会随环境变化吗?这就是坚忍。孔子说:“看到贤能有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又说:“多听,选择那些好的加以学习接受。”孟子说:“乐于吸取别人的长处来行善,以加强自己的修养。”荀子说:“君子学习好像蜕变一样。”这不正像是铜调合锡成为各种合金吗?这就叫做不顽固。

  坚忍,就是以一定的宗旨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而不被宗旨之外的因素所影响,所以只要遇到与自身宗旨相符合的新知识,就一定会乐于接受。顽固的人本来就没有什么宗旨,只是对于变革不习惯,因而下意识地反对;只要外界因素触及他内在的惰性,就会义无返顾地转变立场。所以坚忍的人肯定不顽固,而顽固的人却很容易转变立场不够坚忍。

  我们不看看清朝末年的情形么?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以下,因为仇视新法的缘故,而憎恨外国人,于是爆发了“义和团”运动,清朝政府堪称顽固至极。然而,一旦经历了庚子年八国联军侵华压迫,那些原来排外的人,又马上转变立场变得崇洋媚外。只要是外国人,不论他是贤能还是愚钝,都一概崇拜他们;只要是国外的风俗习惯,不问对与错,统统效仿。他们的不坚忍到了怎样的程度啊?革命志士,慨叹政治风气不良,想学习西方来拯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