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六章 王剑平的发现_重生在90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壶晓乡派出所是一个神奇的所在,目前在整个壶晓名声大躁的小报《幸福壶晓》就是派出所搞出来的。

  你没看错,派出所搞小报了。

  整个壶晓乡看过这个小报的人可能以为这是乡镇府做的的政绩宣传,其实只有很少的知情人才清楚,这小报是壶晓乡派出所的民警王剑平做出来的。

  当然,这份功绩是记在了派出所长朱国荣的头上。

  不过,对此王剑平并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坦然接受,谁让他还是派出所的新人呢,虽然他是土生土长的壶晓人。

  王剑平今年二十六岁了,大学本科毕业后在省城工作了两年之久,因为离家太远,每次回家父母总是会唠叨,况且王剑平的大姐已经嫁人,离家也有点距离。

  自己作为儿子,不能离家太远,俗话说‘父母在,不远游’嘛。

  况且省城离家远,生活成本太高,工资又低,王剑平在省城过的越来越烦闷,自我感觉幸福感越来越差。

  于是,本着追求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梦想,王剑平回乡参加了莲山县的公务员考试,报考了壶晓乡派出所的岗位。

  以王剑平的本科学历,在当时报考的一众考生中很快脱颖而出,加上不俗的口才和有些深度的认识,毫不费力的进入了壶晓乡派出所成了一名在编的民警。

  莲山县当时的情况,回乡发展的大学本科生太少了,多数还是专科学历。而且,一旦农村的孩子走到了大城市,回来的太少太少,大都市的灯红酒绿已经迷住了他们的眼。

  当时莲山县公安局负责招考的人觉得王剑平是个人才,想留他在县局,然而这小子铁了心要回家乡,口口声声喊着‘支援家乡建设’。

  其实,真实的原因只是王剑平的父母人比较现实,然后又有一点点虚荣心,‘逼迫’儿子必须在壶晓乡派出所干,这样他们在村里就可以‘横着走’了。

  王剑平呢,也是个孝子,其实农村人的那些小心思,他都懂,所以就顺了父母的意,留在了壶晓乡派出所。

  他也有自己的考量,到基层,应该更容易往上爬吧。

  宁为鸡头,不为牛后,这就是他的观念。

  在壶晓乡派出所的日子里,他很有干劲,天天想着在自己的工作中创造什么佳绩,升职加薪。

  所以,一门心思的想着让自己的工作更有成就,不断的去创新,于是借助在学校办校报的经验,他就搞出了这个《幸福壶晓》的小报。

  而且,所长朱国荣还很支持他,这也是被朱国荣抢了功绩,他并未太过怨怼的原因。

  朱国荣很看好这个年轻人,好使唤,懂事,没有其他年轻人的那种狂傲劲。

  只不过王剑平来派出所的时间还太短,他还不是完全相信他。

  于是,今天收到乡长的消息之后,朱国荣把自己的铁杆拥趸民警余波喊进了办公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