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6章:升迁顺口溜_完美盛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步。正部别超54,还能看到太阳升。如果超过54,退休回家抱孙子。”

  完成了从处级到局级官员的跳跃之后,其升迁还可借助于“交叉锻炼”。截然不同的锻炼经验能使官员思路更加开阔,作风也更务实。

  那些升迁快的官员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普遍经历多个岗位,其中正局级官员平均经历过6-8个岗位,正处级官员平均经历—4个岗位。

  值得关注的是,在“交叉锻炼”的岗位中有的部门是升迁的“福地”,比如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管理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区县和部门中,稳健型或创造型的官员都更容易获得提升,而在“看摊型”单位的官员则上升的空间一般不大。

  如果成为公务员时是岁,这时候官至厅级就已经47岁了。即便一切顺利,组织也对你寄予厚望,但由于任务完成得不和谐,机会可能就没有了。例如,拆迁遇到钉子户,群体事件犯众怒,微博开房被围观,安全生产出事故。当然,关系到你升迁的事情还远不止这些。

  然而高层职位毕竟有限,哪怕是仕途的佼佼者,他们绝大部分的政治生涯也都止步于厅局级。

  当官至厅局级后,这时候组织部门会从4万个厅局级干部中选出1000人,作为省部级后备干部,升迁几率小于5%。

  到了区委书记这一层,谁当副市长都行,很少有人不胜任的。但决定能否晋升的因素是多样的,关键要看空缺的是什么岗位。

  近700万公务员,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还有一个省当前无法往那边安排干部),98个中央部门,从普通公务员上升到这些部门党政一把手的几率是1/5。如果你在某个岗位上耽搁了一两年,到了升迁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年龄超限了,你就可以进入后备老干部的队伍发展了。

  至于跨入省部行列,则需要升得更快,更年轻。

  009年一份对时任1个省份的省委书记履历的分析表明,他们初任地级市市委书记(或相当职务)的平均年龄为41岁,这要求他们在每一个层级都领先于同僚5-10岁才行。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在大概5岁的时候升至正省部级。

  对于那些能够在千军万马中晋升到省部级的官员而言,除了到点退休外,继续的升迁之路则是进入中央或通过交流到其他省任职。事实上,地方官员从副部级,甚至局级岗位调至中央部委任职的情况都并不罕见。

  当然,无论具体升迁轨迹如何,所有官员更替都在遵循一条朴素而普遍的法则:适者生存。

  上面的两段顺口溜,就是有人对照干部的年龄总结出来的。而从科员到部长,还有人总结出了升迁七要诀

  其一,年纪要轻。

  当前干部升迁是要划出一定杠杠的。比如,副处,一般5岁以下,副局,一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