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11章 全国征兵令_重生之吴霸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11章全国征兵令

  时间进入吴王庆忌三十年,即公元前484年,农历二月初。

  庆忌以伍子胥、田穰苴、公子章为大将,动辄二十三万步骑,兵分三路,浩浩荡荡的挥师伐赵。

  庆忌的这种行为,在赵鞅看来是极度“丧心病狂”的。

  因为,现在正值春耕之际,古往今来几乎没有任何人会选择在这种时候开战。

  耽搁了农耕,荒废了农田,就意味着今年或来年国人有可能饿肚子,无以为继。

  吴国家大业大,屯垦出来的粟米、稻米不可计数,仓禀当中的粮食堆积如山,自然不害怕缺粮,让国人饿着肚子。

  赵国不一样。

  赵国还是一个半农耕半游牧的国家,畜牧成群,但是粮食产出并不多。

  一旦战事陷入拉锯,哪怕最后赵军击退了吴军的进犯,最后国内的民生经济都极有可能陷入崩溃的边缘。

  话虽如此,赵鞅也不会未战先怯。

  为了应对吴军的大举进攻,赵鞅发动全国征兵令——

  凡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子,都要汇聚到晋阳,厉兵秣马。

  接着,赵鞅以尹铎为大将,赵无恤为副将,屯兵于长平,构筑营垒,加固防御工事,以抵抗吴军的进犯。

  伯鲁、窦辇则是受命于赵鞅,屯兵于邯郸城,阻挡吴军的进犯。

  同时,赵鞅还遣使于列国,让他们尽快出兵救赵。

  不过这些年来,吴军的强悍,吴国的强势都让人震恐,列国又怎敢轻易出兵招惹吴国?

  ……

  “杀!”

  长平一带,喊杀声四起,气冲霄汉。

  “轰隆隆!”

  爆炸声不绝于耳,硝烟弥漫的战场之上,吴赵两军的将士正在进行惨烈的博杀。

  伍子胥率十万余人的吴军翻越上党高地后,第一时间,就长途奔袭到了长平,在狭窄的地形中,让吴军跟赵军进行短兵相接。

  正面一战,即便是赵军都不是吴军的对手。

  于是,尹铎、赵无恤不得不改变策略,转攻为守。

  但,坚守不出,赵军也不一定是安全。

  “放!“

  伴随着都尉的一声令下,投石机顿时抛射出了一颗又一颗的巨石。

  乱石穿空。

  “轰隆隆!”

  石弹砸在了营垒之上,凹陷下去,碎木、石块四溅,有倒霉的赵军将士一时不慎,被石弹砸到,化作了肉酱……

  仅凭投石机,还是无法突破赵军的营垒。

  于是,在伍子胥的命令下,吴军组建敢死队,背着炸药包,悍不畏死的冲到营垒门口。

  “轰!”

  伴随着一声巨大的响声,营门的大门被炸开。

  见到这一幕的吴军铁骑兵,忙不迭的策马扬鞭,挥舞着手中的斩马剑,风驰电挚一般,扑向了赵军的营垒。

  “噗嗤!”

  “唰!”

  “啊!”

  吴军的鱼贯而入,导致营垒之内的赵军士兵无法抵抗,纷纷遭到了屠戮。

  当然,炸药包也不是万能的。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