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7章 取代赵氏大宗_重生之吴霸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良马一千五百匹,献给吴国。

  何以到了赵氏这边,成了二千匹良马?

  因为赵氏的封地,多在晋国的北部,水草丰茂,盛产战马,再加上赵氏的祖先原本就是善于养马、御马之人。

  说到底,赵氏是晋国六卿当中,拥有战马数量最多的。

  庆忌也想趁此机会,削弱赵氏的力量,让六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吴熙。”

  “儿臣在!”

  “你代寡人秘密前往邯郸,与邯郸稷商谈。告诉他,寡人可使邯郸氏取代赵氏,成为赵氏的大宗,且使赵氏一族,邯郸一脉位列诸侯。”

  庆忌意味深长的道:“条件,则是事成之后,赵国朝吴,并上贡一万户黎庶,良马二千匹!”

  “诺!”

  公子熙立刻答应下来。

  这是庆忌在对公子熙委以重任。

  对于公子熙的能力,庆忌还是知道的。

  此子自幼饱受孔丘、晏婴、孙凭等一众名师栽培,又在民间流落数年之久,性格坚韧,为人机智,可以担当大任。

  这一次庆忌让公子熙去跟邯郸稷秘密商谈,正是看中了公子熙较为机智。

  邯郸稷,是现在邯郸氏的家主,赵午之子,邯郸大夫。

  邯郸稷的祖先是赵穿,封邯郸君,以之为氏,故而他那一脉,就是嬴姓,邯郸氏。

  赵穿生子赵旃,赵旃生子赵胜,赵胜生子赵午,赵午生子赵稷,世代为晋国邯郸大夫,是晋国六卿之外,又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

  当年,赵鞅欲将五百户奴隶从邯郸迁到晋阳,时邯郸大夫赵午听取众人之言,不同意赵鞅此次移民。

  赵鞅怒杀赵午,赵午家臣涉宾奔回邯郸,拥立赵午之子赵稷为邯郸继承人,旋即以邯郸发动叛乱……

  这本是赵氏与邯郸氏,大宗与小宗间产生的一场家族内讧,却以此为导火索引发了六卿之间为争权夺利的一场晋国全国性内战,甚至是中原混战。

  可以说,晋国落到今时今日这种下场,跟赵鞅、赵稷不无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六卿之中,也是相互倾轧的。

  赵稷的父亲赵午是中行寅的外甥,中行寅又与士吉射是亲家,他们都与赵鞅不睦。

  正所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试问赵稷如何能原谅赵鞅?

  “大王……”

  伯噽皱着眉头道:“大王可是要以邯郸氏小宗,取代赵氏大宗?若是如此,将赵鞅置于何地?”

  “赵鞅?”

  庆忌摇摇头道:“此人的文治武功,有雄主之风。寡人岂能留他?让邯郸稷取代赵鞅,成为赵国的立国之君,再合适不过。”

  “大王英明!”

  伯噽恭维了一句。

  诚然,庆忌这是在欺骗赵鞅,使邯郸氏跟昔日晋国的“曲沃代翼”一样,以小宗取代大宗。

  但,那又如何?

  赵鞅这个人,能力太强,不失为一代枭雄,庆忌岂能为自己树敌?

  说不定庆忌是要找个机会,将赵鞅铲除掉,以绝后患的。

  要不然在赵鞅的带领下,新生的赵国能走到哪一步,真的不好说。

  “范蠡。”

  “臣在!”

  “你代寡人先一步前往洛邑,备足厚礼,奇珍异宝,说服周天子册立六卿为诸侯,使六家分晋。”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