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1章 为蔡侯伸张正义_重生之吴霸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成公,终于酿成大祸,险些让楚国灭亡。

  因为在原来的历史上,公元前506年,吴国联合唐国、蔡国出兵征伐楚国,攻陷楚国郢都,楚昭王因此而仓皇逃到随国避难。

  在吴国挥师破楚的战争中,蔡国、唐国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楚国有这般贪婪成性,且可把持国政的令尹,社稷何以安宁?”

  季札捋须含笑道。

  在一侧坐着的伍子胥,亦是冷笑一声,说道:“囊瓦,贪婪小人也。楚国若亡,囊瓦定然难辞其咎!”

  “大王告知臣等蔡侯被楚人扣押一事,恐有大事相商?”

  治粟内史范蠡意味深长的问道。

  “不错。”

  庆忌眯着眼睛,缓声道:“楚人卑鄙,无端扣留前往朝拜之国君,岂能不引人愤慨?寡人,要为蔡侯伸张正义,出兵以使楚国交出蔡侯!”

  一听这话,在座的大臣都是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

  尊王攘夷,伸张正义的旗号,古往今来不知道多少诸侯树立过。

  毕竟,师出要有名!

  吴国要帮蔡侯出头,伸张正义,攻打楚国的吴军就是正义之师,有着冠冕堂皇的理由。

  虽说,吴、蔡两国并不接壤,彼此没有太多的来往,甚至于在十一年前的鸡父之战中,蔡国还加入到以楚国为首的七国联军中,一起对付吴国。

  但,那都是过去的事情!

  楚国这样欺负自己的附庸国,连庆忌都看不下去!

  至少舆论是站在吴国这边的。

  庆忌的形象,一下子就变得伟岸起来!

  这十分有利于庆忌日后会盟诸侯,成为霸主。

  听说庆忌打算出兵伐楚后,跟楚国有着血海深仇的伍子胥、伯噽都显得十分激动,脑子飞速运转,想要因时制宜的,为庆忌规划出伐楚的具体方略。

  “大王,我吴国虽仍有一战之力,然,切不可动辄大战,与楚国全面开战矣。”

  作为吴国的太宰,季札十分了解吴国当前的状况。

  经过近几年所推行的新法,吴国厉兵秣马,精兵简政,国力的确大大增强。

  但,岂能跟老牌的霸主大国楚国相提并论?

  论军事力量,同等条件下,吴军完胜楚军。

  只是以综合国力来看,吴国与楚国两相比较之下,依旧是稍逊一筹的。

  这是一個十分残酷的事实。

  “大王,太宰所言极是。”

  一向比较冷静的范蠡,跟着作揖道:“楚,大国也,疆域辽阔,地方数千里,带甲数十万,战车数千乘,不容小觑!”

  “若只是在边塞作战,小打小闹,而非动辄大战,楚人或可不发倾国之兵。”

  “若楚人发倾国之兵而来,与我吴国死战,或我吴军深入楚国腹地,为其层层拦截,则为吴军有疲敝之危,恐丧师辱国也!”

  “届时,我吴国数年积攒之国力,消耗殆尽且不说,恐楚师再度伐吴,而吴国力有不逮,有失地之痛!”

  “请大王三思!”

  正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

  范蠡的这番话,固然难听,但不是没有道理的。

  庆忌的心里,又何尝不清楚?

  从地图上看,吴国的疆域已经接近楚国的一半。

  吴国的疆域面积已经略大于秦国、齐国,次于楚国与晋国。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