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54章 阶级固化,长治久安_重生之吴霸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54章阶级固化,长治久安

  “父皇。”

  太子恒又朝着陛台之上的庆忌躬身行礼,正色道:“我大吴之国格,我大吴所倡导之忠、孝、仁、义、礼、智、信,莫衷一是,只有读书人才能深谙,国人却是大多未能理解其真意。”

  “谁敢说农民、工匠、商人就不能读书识字?”

  “我大吴有国子监,国子监有政、兵、工、农、商、医六大学院!”

  “士农工商,四民分业。何故只有士子能读书,有受教育的机会?”

  “难道其余工匠、农民就不是我大吴之国人吗?”

  “太子言重了!”

  邓析皱着眉头道:“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他们都是我大吴子民。”

  “然,老夫最担心的还是一旦开启民智,会给天下人一种错误的观念。”

  “什么观念?”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如果人人都有求学的机会,谁还去务农?谁还去务工,谁还去当兵打仗?”

  “老夫之所以反对开启民智,反对大吴实行全民免费教育,并不是在否定其余人等没有受教育的机会。”

  “而是老夫认为大可不必。”

  “我大吴本就有国子监,有郡学、县学和乡学,各地之学堂数以千计,每年都能为大吴培养出数万士子,甚至是十几万士子!”

  “难道这还不够吗?”

  “非要人人都有书可读吗?”

  邓析的此言一出,朝堂之上公卿百官也都罕见的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他们认为邓析所言,不无道理。

  毕竟大吴的官学可不少,人才储备是完全够用的。

  太子恒还想反驳邓析,却被中书令曾点抢先一步了。

  曾点站出来反驳道:“邓大人,你口口声声说,我大吴的人才储备足够了,但,当真足够吗?”

  “非也!”

  “如那些被选派出去,到各个藩王国出任朝臣官吏的士子,他们当中有多少人具备真才实学?又有多少人是凑数的?”

  “至于各地设立之官学,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入学的。”

  顿了一下,曾点意味深长的道:“我大吴而今家殷人足,不说家家户户奔小康,却也足够温饱了。”

  “绝大多数的家庭,都有能力交得起学费,供自己的孩子上学读书。”

  “为何他们有求学之心,却还是无书可读,连官学,连最基层的乡学都进不去?”

  “不外乎身份、人脉!”

  “他们不是贵族出身,而是平民,可能上一代人还是奴隶,连姓氏都没有的奴隶、贱民。但这是他们的罪过吗?”

  “不是!他们的父亲、祖父通过自身的努力,上阵厮杀博取军功爵,摆脱了奴隶的身份,但归根结底,他们仍是平民,无法摆脱普通人家的身份,注定是上不了学的。”

  “有钱的商人还能通过塞钱的方式,让自己的孩子入读,不断深造,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登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