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41章 大吴第一巨贪_重生之吴霸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忌莞尔一笑道:“基儿,晏弘的性子这么刚,这一次又直接跟鲍息撕破脸了。”

  “不把他打入大牢,恐怕过不了多久,晏弘就会死于非命了。”

  “这……鲍息他们果真有这般大的胆子?”

  吴基有些吃惊。

  “人心不足蛇吞象。基儿,狗急了还会跳墙,兔子急了还会咬人。”

  庆忌一脸讳莫如深的神色,说道:“鲍息等人贪污腐败之事,其实朕早就知道了。”

  “这几年来,也有不少人弹劾鲍息,朕也派了不少御史到渤海郡明察暗访,甚至是派了黑冰台的人走访过,却都一无所获。”

  “这厮,跟老狐狸一样,藏得不是一般的深。”

  闻言,吴基笑了笑道:“皇祖父,不管是再狡猾的老狐狸,也始终逃脱不了皇祖父你的手掌心。”

  “基儿,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些人。”

  庆忌摇摇头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人的贪婪是永无止境的,官吏们若是徇私舞弊,鱼肉黎庶,最后势必会官逼民反,一两个官吏贪污还好说,倘若大半的官吏都贪污,这国家也就完了,骨子里也烂了。”

  “我大吴的吏治一直不太清明,你可知晓为何?”

  “……”

  吴基想了一下,便道:“皇祖父,孙儿认为我大吴的吏治清明,似鲍息这样的贪官,毕竟只是一小撮人。”

  “我大吴明里有御史言官,暗里有黑冰台,也不乏敢言直谏之臣,不乏敢言直谏之民,哪里有贪官污吏生存的土壤?”

  听到这话,庆忌指了指自己,缓声道:“基儿,你错了,你所看到的只是表象,表面现象。”

  “我大吴的吏治之所以这样,还是拜朕所赐。”

  “朕对待吏治问题,一直秉持的原则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人生在世,难得糊涂……懂吗?”

  “孙儿懂了,也有些不懂。”

  吴基有些困惑的问道:“皇祖父,你明知道有些人是贪官,是奸臣,为何就是留着他们,还对他们委以重任?”

  “基儿,你是想说伯嚭吧?”

  “是的。”

  “伯嚭可谓是我大吴的第一巨贪了。但,他做官有原则,有‘三不贪’,军饷不贪、赈灾钱不贪、办不成事不贪。”

  庆忌意味深长的道:“他贪污也是张弛有度,知道什么钱能要,什么钱不能要。”

  “这,就是朕的底线,也是大吴的吏治底线。”

  “越过了这条底线,不管是谁,都要死,都要明正典刑,以正国法。”

  “原来如此。皇祖父,孙儿懂了。”

  吴基已经了解了庆忌的一番良苦用心。

  有些事情,庆忌是能做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大吴幅员辽阔,官吏众多,贪官污吏肯定是杀不完的。

  历史上杀贪官最狠的皇帝,莫过于朱元璋了。

  权利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有人因此荣华富贵,也有人因此家破人亡,晚节不保。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就一直开始采取各种手段反腐。

  一开始,朱元璋规定贪污十两银子,就达到判刑的程度,六十两以上基本上就可以充军了。

  一旦抓到贪污腐败的官员,毫不留情,轻则发配、充军,大部分直接就杀掉了。

  贪污者要被剥皮抽筋,做成稻草人,供人唾弃。

  那个时候的朱元璋还规定了一项制度,就是,百姓人手一本大诰,当时明代的法律,不论大小官员,一旦发现贪腐、犯罪,老百姓可以直接出手扭送到官府衙门。

  如果对地方官府不放心,可以直接押到京城。

  证据确凿的,直接在京城杀头。

  据史料记载,就只是朱元璋时代,被杀掉的贪官就多达十五万多,全国的大小贪官被杀了个遍……

  不过,这种残酷的刑罚效果并不太明显。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