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9章 柳如是荐才,新闻司谋事_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月,报社各方面人才都没培养出来,柳如是难以放心的将报社交给下面,事情就拖了下来。

  此时听柳如是主动提起整顿“野报”之事,朱媺娖便微笑着道:“要整顿民间报刊,朝廷便需成立‘新闻司’,朕如今手下除了你,可没这方面人才。

  若将你调离报社,迁入新闻司,报社可有合适人选接手工作?”

  朱媺娖本以为柳如是既然主动提出此事,必然是有了合适的报社提举人选。

  谁知柳如是却道:“报社开办不过七個多月,微臣如今仍难以放心。此番奏事,微臣是想向陛下举荐一位适合主持新闻司事务的人才。”

  朱媺娖听了颇为意外,道:“举荐何人?”

  “苏州嘉定人,黄淳耀。”柳如是道,“此人乃崇祯十六年进士,治学时最痛恨八股文章,曾与门人组织‘直言社’,倡导言之有物、经世致用的文章。

  其人虽生性耿直,却卓有才学,尤善诗文。

  《大明报》开办后,其曾以‘水镜居士’为笔名,发表过多篇白话文章,皆获得不俗反响,对报社所推行的白话文是极为支持的。”

  朱媺娖再次露出惊讶之色。

  黄淳耀这个人她其实是有印象的。

  在她与郝光明搜集的诸多明末备用官员中便有此人,只不过网络上查询资料时,她只记住了此人在后世历史上随侯峒曾一起在嘉定起义抗清,事败后与其弟黄渊耀自缢而死。

  却不曾想,黄淳耀在文学上的开明、实用主张,更没想到此世他会对白话文大为推崇。

  想了想,朱媺娖道:“即便黄淳耀可用,你还是要尽快培养出得力人手接掌报社。

  新闻司既成立,朝廷便会开宣传部,皆是其下除新闻司外,还有宣政司、宣教司、出版司、文艺司,所缺人才可不止一两个。”

  柳如是听了这话,却是心中微凛,暗想,是不是陛下不想让她长时间执掌报社。

  毕竟如今大明报影响力已经相当大——其发行区域已达大明实控十九省,每期至少都要刊发上百万份。既非《邸报》可比,亦非民间的《京报》可比。

  念及此处,柳如是当即道:“臣明白了。”

  她虽然喜欢报社的工作,却并没有恋权的想法。何况朱媺娖是要给她升官,又非贬斥。

  不过,她觉得即便是她想多了,还是遵从圣意,尽快培养出接班人比较好。

  ···

  苏州嘉定离南京并不远,不过三日,黄淳耀接到圣旨后便来南京觐见了。

  奏对之后,朱媺娖对黄淳耀颇为满意,当即授其宣传部新闻司主事之职。

  并命其在组建新闻司后,与柳如是联手整顿大明报业。

  其实黄淳耀与柳如是早就认识,其十七岁补为苏州府博学弟子,人称“黄家千里驹”。由于诗文出众,受到当时“嘉定四先生”之一的程嘉燧欣赏,推荐给钱谦益家执掌蒙学。

  其本人又算是苏州名士,柳如是本是苏州出身,自然知道他。

  以前大明官场昏暗,朝廷为能,黄淳耀性子又耿直,自然不愿在官场蝇营狗苟。

  如今大明官场风气一清,上下生机勃发,他才四十出头,自然愿意出仕,建功立业,以张志气。

  得任宣传部新闻司主事(正六品),实为目前宣传部的最高官,黄淳耀没客气,一面请调朝中备用官吏、征募门人与同道充实新闻司,一面跟柳如是商量着如何整顿大明报业。

  两人都明白,此事牵涉甚广,关系重大,绝不能草率行事。所以目前只是在谋划,并未有所行动。

  朱媺娖也知道这事需要谋定而后动,何况整顿报业本就不是急事,便耐心等着,偶尔召见黄淳耀、柳如是询问情况,给予一些提议,并未有任何催促。

  作为一国之君,朱媺娖自然不可能只盯着这一件事,方方面面都需要她看顾,至少是有所了解。

  一些不重要的事,她都是交给臣子处理,多数时间、精力还是放在处理军政要务上···

  时间很快来到昭武二年五月二十日。

  这天上午,朱媺娖武英殿召见了三个人,其中一位是从山西回来才三日的锦衣卫南镇抚司千户徐智虎。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