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4章 科举第一刀,夔州府军阀_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相当活跃的,甚至隐有百花齐放的趋势。

  可惜在历史上,这一重大思想转变被清朝的建立给打断了。

  在这个时空,在明晚期的文化思想背景下,朱媺娖对科举的这第一刀其实是很轻的。

  不再限制八股作文形式,等于是让现有研究八股文的众考生多了些竞争者。

  但朱媺娖却言明,这次科考人员限定为以前的童生、秀才,便等于在此次科考避免了新竞争者的出现。

  如此,也就不会遭到太多反对了。

  至于说这一刀为以后科考制度的改革埋下了伏笔,或者说下一次科考时,竞争会变得远比这次激烈许多,就不是龙文光等人要考虑的了。

  他们先前反对更改科举制度,除了本能的不喜,主要还是要为后辈、门人争取利益。

  而按照朱媺娖的科考改革步骤,以后的考生们至少也有几年的适应时间。

  如果几年都无法适应新的科考规则、内容,那便活该被淘汰。

  ···

  在朱媺娖等人于“朝堂”中议论着国家大事,以及将要进行的某些改革时,小的变化其实已经出现在监国府治下的方方面面。

  这其中,又以军事方面的改变最为明显和剧烈。

  因为军事容不得妥协。

  夔州府。

  达州。

  城外大营,李定国的大帐中。

  马乾皱眉道:“李总兵,这样做会不会不太好?这些人都是桀骜不驯之辈,逼迫太过,恐怕会直接跳反。”

  李定国神色淡然,道:“没什么不好的,他们若敢跳反,直接镇压就是了。

  况且这是监国府军务处的命令,成都各部也都是这么整训过的,夔州这些人若想继续当官军,就没理由例外。”

  马乾不说话了。

  成都进行的军队大整编他确实有所了解,监国府军务处的命令文书他也看过了,另外还从按察使张继孟的书信中侧面了解这事。

  所以,这确实不是李定国肆意妄为。

  尽管他心里还对李定国这个张献忠养子有所提防,但此时也不好再多说什么,点头道:“也罢,那本官就配合李总兵尽力办好此事。”

  李定国闻言露出笑容,抱拳道:“多谢。”

  马乾摆手,“你我同为监国效力,何必言谢。”

  次日,马乾便以按察使司佥事、代理川东镇守参政的名义,向夔州各地官军发文,让这些官军来达州会师。

  早前张献忠势大时,曾逼得摇晃十三家名义上归降,那时官军几乎没有容身之处。

  整个夔州府明面上只剩达州一座孤城。

  但并非说大明官军都被消灭了。

  事实上,张献忠大军攻入夔州时,绝大多数官军都是望风而降,而后躲进了崇山峻岭之中。

  这些官军都是出身本地,又在夔州、保宁府东部与摇黄十三家的匪寇“糜战”数年,早已对各处地理熟悉无比,往山里面一藏,张献忠的人一时根本找不到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