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一十三章 陈张出使(一)_穿越之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流都会参与,也让大家见识一下两位先生的风采。”

  陈廷敬与张英二人也果断放弃这个无法辩出输赢的话题,站在不同的立场说不同的话,最终还是要凭借实力一较高下。

  在洪磊准备的欢迎宴会上,陈廷敬再次看到了郑氏的豪奢,酒席上在他们看来各种名贵的海鲜琳琅满目,两人估计这一桌子的菜肴没有几十两银子根本就下不来。

  可是二人哪里知道,这些海鲜虽然难得,但是在郑氏却并不是多么贵重的海鲜,就算是在海边生活的普通百姓,偶尔也能吃上一回。

  这就是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差距,华夏的工业化捕捞,效率又高,成本又低,海鲜的价格自然就能非常的低廉。

  尤其是普通的鱼获,在华夏领地是最便宜的肉食,甚至比普通的粮食还要便宜。

  在松江府等待承天府传回消息的时间里,洪磊带着两人参观了设在松江府各地的剿丝厂、丝绸织造厂,两人被郑氏的大工厂震惊了。

  当两人听洪磊介绍说这样一座剿丝厂拥有上千名工人同时在工作,每天能够处理几千担的蚕茧,生产的生丝能够供应好几个丝绸工厂使用时候,两人被震惊的无以复加。

  在参访的时候,两人把心头的疑惑压下来,等到晚上回到洪磊为二人安排的寓所,陈廷敬满心疑惑地对张英问道:“敦复!这郑氏一个作坊就养了上千人,整个松江府这样的工厂至少有上百家,郑氏不怕这么多人聚集到一起被有心人煽动吗?”

  “子端!你看到的郑氏的隐患,而某看到的却是郑氏的强大,这些作坊里的工人做事都井井有条,只要稍微的训练就能成为合格的兵员。

  若是郑氏一旦与朝廷开战,只要一声令下能够召集多少训练有素的士卒,看似郑氏在松江的兵力不多,实则人家这是全民皆兵啊!”

  “这个不重要,就算这些工人都当兵,也多不了多少兵员,充其量十万人顶天了,郑氏没有那么短视,会把所有作坊的工人都抽调到军队里。

  某所看到的是,松江这块地方住了这么多的人口,却并没有多少可耕种的土地,也就是说百姓所需要的粮食供应都要从外地调运。

  要知道郑氏只掌握了半个松江,这里并不是郑氏最核心的地方,并不会如京城那样需要动用国家力量进行漕运运输粮食。

  那么松江的粮食供应一定是通过商业行为进行贩卖,若是这些粮食都是从我大清的土地上流出的,那就太可怕了。

  这说明郑氏已经把东南一带基本都渗透完了,包括桑蚕、粮食,东南各地与松江郑氏的联系肯定异常紧密,一旦发生战事,这些与郑氏有关联的大户第一时间就会倒向郑氏。”

  “子端的意思是说,应该收紧与郑氏的贸易,控制蚕茧、粮食等物资向郑氏输送!”

  “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