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六十三章 双龙会(上)_穿越之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过郑经与康熙两面的确认,签字的日期定在了半个月后,也就是兴武元年六月初六(康熙十五年年)。

  康熙提前三天便离开京城从朝阳门出城抵达通州,从通州码头登上了前往天津的官船。

  满清朝臣希望康熙多带一些侍卫,以防万一,被康熙拒绝了。

  在康熙看来,海寇若是想加害他,没有必要如此大费周折,把他骗到天津加害。德胜门外的一场大战已经彻底的让康熙明白,大清与海寇的军事差距已经拉大,这个时候再打下去就是自取其辱。

  所以在前往天津的官船上,康熙只带了一千大内侍卫,以及明珠、陈廷敬、张英等随侍的大臣。还有何义做为华夏方面的联络使者,也一起跟随满清的官船顺着运河而下。

  十几艘官船在华夏海军小型夹板船的护送下,一天时间便抵达了三岔口,在三岔口靠岸休息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从三岔口进入海河主河道,一路畅通无阻地来到大沽口港口。

  郑经给足了康熙面子,在大沽口港口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康熙从官船上一登上码头,就看到了一队大约千人左右的军队,正在码头两边列队站立。

  以康熙的眼光一眼就能看出这队人马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就算是贴身肉搏,自己带来的那一千大内侍卫在这队人马面前也未必占得了便宜。

  这一队人马没有穿戴盔甲,而是还延续着大明的军服样式,不过海寇的军服要比大明的军服显得更加的修身,能够衬托着士卒更加的高大挺拔。

  这一身大红色的军服穿在身上远远望去一片火红,看起来非常的鲜艳夺目。

  康熙有些恍惚,他出生的时候,大清已经彻底的平定了北方,等到他登基的时候,就连大明最后一个皇帝也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他还没有亲眼看到大明军人模样。

  虽然说眼前的军人与曾经的大明军人关系并不大,但是毕竟是打了多年大明旗帜,军队的编制形态多少也会有一些明军的影子。

  在看到穿着一身明黄满清服饰龙袍的康熙踏上码头,郑经主动上前抱拳道:“欢迎清国皇帝爱新觉罗·玄烨莅临天津港!”

  这句问候是华夏君臣一起商量过之后,决定下来的。这样的问候语既不显得华夏方面居高临下,也不显得华夏方面有谄媚满清的嫌疑。

  以一种最平等的方式对等迎接康熙的到来,是能够让双方都接受的方式,这样的问候也得到了满清方面的认可。

  康熙也对郑经回应道:“朕与华夏王神交已久,今日与华夏王相见真乃三生有幸!”

  “寡人也对清国皇帝神交已久,尤其是听到皇帝陛下十四岁就能暗中布置拿下权臣,更是让寡人击节称赞。”

  两人在码头上简单地寒暄了两句,郑经便伸手邀请康熙与身后的满清诸臣登上了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