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二章 华清京畿条约(完)_穿越之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能根据样品加以仿照。在没有灭掉海寇之前,朝廷不能停下火器的打造与使用。”

  明珠明白了康熙的意思,沉声说道:“皇上!奴才可以尝试着与海寇谈判,能不能从海寇手中获取武器。”

  “海寇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轻易将这些利器卖给朝廷,就算是肯卖那也一定不是海寇最厉害的武器。

  细作不是说海寇卖给了吴三桂不少的火铳,前线的将军也承认吴三桂的火器营确实很厉害,不过从将领的描述中,吴三桂的那些火铳也不过是一些自生火铳。

  虽然相对于大清的鸟铳,有一些优势,但是远没有海寇手中的海寇这么犀利,射程又远,准头还准,朕与工部一直都在想海寇是如何做到的,却一直没有头绪。

  不过能拿到海寇卖给吴三桂的那种火铳也可以,至少朝廷在对上吴三桂的时候,在武器装备上不会落于下风,不再用大清的人命去填吴三桂的铅弹网。”

  明珠知道皇上现在真的害怕了,若说没有宣府的人马覆灭的时候,皇帝还会觉得京城守军只要不怕伤亡,还是有可能守住京城,宣府的人马被灭掉之后,这样的侥幸心理也荡然无存。

  更可怕的是明珠很清楚城北的大军是在主将不在的时候打下的这场仗,在没有主将的时候还能打出这样的成绩,说明海寇手中能够指挥打仗的将领何其多也!

  不管康熙愿不愿意听,明珠还是将城北主将不在城北的消息汇报给了康熙,如何判断就留给康熙自己来做决定。

  就在明珠返回京城向康熙汇报的时候,周全斌的军情汇报也发到了天津港口,已经从旅顺返回的郑经看完了谈判的内容之后,对前线的进展非常满意。

  郑经给前线的周全斌与何义送去指令,那就是不用着急,慢慢跟满清消耗,时间在华夏这边,满清耗不起。

  尤其是最后一条,必须要满清方面无条件答应,让康熙出城到天津谈判是对满清声望的巨大打击。

  只要康熙动身前往天津,那就代表着满清彻底的低头认输,政治意义深远,一些在满清与其他势力之间摇摆的人,会看清楚满清的虚弱。

  这些不管是选择投靠吴三桂,还是选择投靠华夏郑氏,都是对满清的一种削弱。满清想要维持统治,就只能将政治生态倾向于占人数多数的汉人,从而加速满汉之间的融合。

  当然让康熙到天津来签约,也不乏是郑经的恶趣味,郑经很想看看这个被后世吹嘘为千古一帝的君主在面对自己的时候是个什么样子。

  然而事实上一个能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人物,其过人之处远不是普通人能够想象的到,康熙在明珠提到最后一条的时候,突然之间哈哈大笑道:“郑经是个英雄,郑成功一辈子与大清作对,却没有干出什么名堂,他的儿子要比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