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三章 移民(下)_穿越之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非常的客气,一路上也不乏有些妇人想要贴上去换取好处,也被这些当兵的拒绝了。”

  “这世上还有不偷吃荤腥的狸奴,真是怪事了!”

  不管移民们如何猜测郑氏政权的目的,郑氏的移民方案都不会改变,接下来几天时间里,村正会同县衙的官吏一起将每一户移民的土地划分好,与此同时官府拨付的耕牛农具也分发过来。

  这些土地都是已经开垦好的新田,官府的稻种秧苗,桑苗等作物一旦拨付,移民就能开始进行耕种。

  分了田的移民虽然知道这些官田还不是自己的,但是一想到只要有钱这些官田他们能够优先购买,就对这些田地投入了巨大的热情。

  王富贵一家四口人按照官府的规定,他分到了二十亩地,其中有四亩地必须种植桑树用于养蚕,四亩地用来种植棉花,八亩地种植水稻,剩余的四亩地才是他们自己自由耕种的土地。

  也就是说王富贵家分到的二十亩田,只有八亩是靠河的水田,其他十二亩都是旱田。

  这些移民都是北方人,在耕种方面与南方有很大的差异,需要村正与官府派下来的有经验的农业技术员进行耕种指导。

  在农业技术员的指导下,所有移民先将官府发放的稻种在小地里进行育苗,在等待育苗的过程中开始栽种桑苗。桑苗栽种完之后便开始进行水田的平地、打畦埂引水灌田。

  这一切都做完之后,秧苗也已经长高,便开始了插秧。正应了诗中所说的‘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紧接着又要种植棉花,以及玉米、番薯、大豆等各种的杂粮。这些东西是农作物是农人在桑麻之外的又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

  这些北方的移民,哪里见过如此一样接着一样的劳作,与北方相比,南方的种植要比北方繁琐的多,受的苦多,获得收益也就比北方更多一些,这也是江南比北方富庶的原因之一。

  贫苦百姓家的女人干的活一点儿不比男人少,移民百姓干农活的时候都是全家一起出动,就是孩童也要帮着爹娘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北方有句俗话叫‘孩子不吃十年闲饭’,半大孩子也能顶得上半个劳力,可是让移民们没有想到的是,在移民们开始稳定生活之后,村正开始要求所有十二岁以下的儿童都必须到学堂读书,十二岁以上的孩子全凭自愿。

  移民们不乐意了,让家里男娃读书还能说得过去,怎么女娃也要去读书,这女娃读书有什么用,读多少书,不还是要去嫁人,嫁到了别人家就成了别人家的人。

  然而不管移民是否愿意,所有的孩子都要去读书,谁家的父母若是不让自家的孩子读书,直接抽回分给的土地,打入劳改营。

  胳膊拧不过大腿的移民们,只能强忍着不满将孩子送到了两个移民村中间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