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一章安排与沮丧_明末枭雄:从佃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略,逼迫后军去打这个头阵。

  只有这样,自己的名声则不会有丝毫损毁,反而有可能因此会更上一层楼。

  而这个人也不能是武将。虽然,武将可能执行这个计策的效果会更好,但此计说到底还是一场叛乱,一旦施行,则意味着武将有叛变的先例。

  任何事一旦有了先例,那么就会有追随者。裴小二要做到对武将,对军队绝对的控制,故而绝对不能开这个先例。

  思来想去,裴小二看中了文官的领袖刘先春。

  首先,文官的“叛乱”对整个大局影响不大,其次,文官顶撞皇帝,让整个天下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事,在历史上也已经发生了不是一次两次了。在朝廷,在民间,在所有人的认知中,这都是一种正常的事,对士兵们冲击也会更小一些,更加能接受一些。

  至于这件事对刘先春所造成的损失,只能等日后想办法慢慢弥补了。更何况,刘先春怕也巴不得如此,因为一旦如此做了,则代表着文官集团在裴家军的地位急速上升。

  这其实对裴家军来说,也是有利的,官府的那种文贵武贱的传统固然有问题,而裴家军现在重武蔑文也不正常。文武均衡共同发展,才是正途。

  接下来两日,节奏一下子慢了下来,左良玉的大队龟孙在城内,仅仅派出数百人的队伍,天天在裴家军阵前叫骂,妄图向诱使陪家军攻城。

  裴家军则不愿在这上面浪费精力,裴小二特意下令,没有军令严禁出战,虽然看起来比较怂,但却极为有效的保全全军力量。

  这几天裴小二将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入到了一个个探子所带回来的情报之中,毕竟那等毒计能不用,尽量不用。

  在裴小二的严令下,每一个探子的回来之后,都必须将所探知的所有情报,一点一滴的先直接向裴小二亲自汇报,等裴小二再三询问,确定没有任何遗漏以后,这才会被允许离开。

  两天内,裴小二一共接见了四十多支探子大队,搜集了数千条情报,但关于那隐藏在大山之中的道路却没有丝毫线索。

  军中高层的心一点一点的沉了下去,王道直率先清罪道:“大将军,卑职无能,出了这个馊主意,贻误军机,请大将军治罪。”

  裴小二赶忙起身,来到王道直身边,将王道直扶了起来,安抚道:“道直,何至于斯?说起来这个计策还是我批准的,要说治罪,那第一个要治我的罪,与你何干?再说了,现在才过去两天,你怎么就知道不能再山区里面找到路?”

  裴小二自然不可能问罪与王道直,王道直是在军议的时候提出计策,军议说是议,就要让人说话,要是因为说话而被治罪,那么裴小二敢保证下次军议,就再也没人敢说话了。

  “你先起来,稍安勿躁,现在还没到最后时刻,未来还一无所知,一切皆有希望。”裴小二看着失落的众人,打气道。

  做为上位者,裴小二现在已经没有沮丧的资格,在所有人对前途一片迷茫之时,他必须时时刻刻保持充分的斗志,并用这份斗志感染其他人,让其他人恢复士气,继续前行。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