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79章 盛_争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除了率帅,几乎一无是处。

  柔然人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天时、地理、兵力,车鹿会雄健甚至亲自去诱敌……

  于是柔然人很快达成了一致,决定全力一战。

  人口增加,各种需求也就来了。

  生存的压力减小,人口自然也跟着大幅度增长,养儿女不再是负担,而是一项十分划算的投资。

  由于大秦一直以来的开放态度,华夏文明开始融合周边的文明,在食物和穿着上不断改变着。

  新旧一代的权力转接也在进行中,鲁芝、卫瓘、羊祜接连致仕,皇帝以子侄礼亲自迎送,并为他们牵马,一时间传为美谈,世人皆称皇帝仁德。

  市面上粮食的价格以降再降,粟、麦每石两百一十钱,稻米每石一百六十钱,猪、羊、鸡鸭鱼降到每斤十钱到二十钱不等。

  而且秦军远来数月,早已疲敝。

  加上当地医馆的普及,让新生儿的夭折率也大大下降。

  大秦帝国的士族豪强、贪官污吏基本都被杨峥整治了一番,国家逐渐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期。

  圆领对襟小袖长袍的圆领袍开始出现。

  然而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这些东西都是徒劳的。

  与杨峥的对外开拓不同,杨旭专注于内。

  仅仅三年,大秦帝国的粮食就迎来了爆发。

  十几万的柔然人,只战死了两万多,其他的人便膝盖一软,跪倒在秦军骄傲的马蹄之下……

  朝廷对生儿育女还有补贴,免除该户的所有徭役,每月可领十斤肉,五十斤粮,大大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这本身就与大秦务实的作风不符。

  衣着从宽袍博袖,转为简约实用。

  到了杨旭登基的第四年,大秦各地的府库全都充盈起来,钱粮堆积无数,以前的粮仓已经不够用了,杨旭下令又修建了河湟、南中、居延、熊津四大粮仓。

  朝廷提倡圆领袍之后,民间迅速掀起一股风潮。

  一个孩童五六岁就可以帮着做些家务,七八岁就能下地辅佐大人。

  文鸯和马隆也为自己的军事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此战之后,文鸯退役,告老还乡,荣归故里。

  治国上延续了杨峥无为而治之风,社会风气开放,民间活力旺盛,杨旭一系列的沉稳国策,取得了百姓的拥护。

  马隆主持中军,文鸯快六十的年纪,带着五十多员骁将为前锋,以五千精骑向十多万的柔然人发动了冲锋……

  而衣服也不仅仅是装饰之物,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让赵国一跃而起,成为能与秦分庭抗礼的军事强国。

  也就是说,寻常百姓家的餐桌上,也能见到肉了。

  大兴城内,寻常百姓也能穿上一件来自辽东的皮氅,中原中等人家,能穿上蜀中运来的锦缎。

  瘟疫、战争,天灾人祸,年复一年,离乱了太久,人心思治,盛世也就顺势而来了。

  就连朝堂上的大臣,也会穿着各色圆领袍议事。

  朝廷也迅速定向圆领袍的品级,三品以上着紫色;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

  百姓则穿褐、杂色等等圆领细口的衣服,方便劳作,也翻遍打仗。

  随便一个农家儿郎,穿着圆领服,再配一把环首刀,也会显得英姿飒爽。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