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18章 南_争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武帝灭南越国,设交趾刺史部,地分七郡,治所在红河平原上的赢娄。

  东汉献帝建安八年改为交州,治所迁到番禺。

  后东吴从交州析置广州,交州的治所又迁到红河平原的龙编县。

  后世一个红河平原就养活了近亿的人口,其土地之肥沃可见一斑,因此一直被南边的临邑国惦记着。

  陆抗从交广都督到安南都护,自始至终都知道要对付谁。

  近两年的训练和屯垦,麾下兵精粮足,一支两万人的步军,一支一万人的水军。

  麾下大将吾彦、左奕,岭南诸将毛炅、董元、解系,还有陶璜、陶濬、陶广兄弟三人。

  岭南可谓将星云集。

  最精锐的是陆抗的七千荆州部曲,经过一次一次战火的淬炼,换上大秦的装备后,更是脱胎换骨。

  “都护,将士集结完毕。”部将吾彦兴奋道。

  入秦之后,他们都得到了封赏。

  王濬顺江而下,快速攻破建业,荆州和江东没有受到战火的荼毒。

  这也算是最好的结局。

  沙场上,三万步骑早已集结完毕。

  黑色的盔甲如同一片巨大的乌云,遮蔽大地,军容颇盛。

  背后有整个江南地区的支撑,自然装备精良。

  原本南下的战马有一万匹,但因难以适应南方湿热的环境,病死了三千多匹,能适应坏境的不到一半,只有四千多匹。

  不过已经够用了。

  高大的骑兵从北向南可以横扫林邑。

  陆抗还招募了大量岭南山越人。

  他们擅长丛林作战,不惧瘴气,熟悉南方水土,是最好的兵源。

  山越和蛮族被吴国针对了几十年,也逐渐汉化了。

  陆抗名头极大,在山越和蛮族中也有非常大的威信,一道安南都护府的政令下去,山越和蛮人走出山林,成为大秦的待归,合法拥有土地。

  不愿走出山林的,则成为征讨和练兵的对象。

  近两年的时间,麾下将士颇有战力。

  “林邑国有多少象兵,你们查清楚了没有?”陆抗询问道。

  “查清楚了,有战象七百四十七头,象兵两千三百九十二人。”陶璜拱手道。

  陶璜之父陶基曾为交州刺史,在当地有一定的势力,家中有不少林邑僮仆,秦军的情报来源,一大半是这些僮仆打探到的。

  “林邑人有战象,我们亦有,都护何不训练一支象兵,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左奕拱手道。

  广州就有不少大象,陆抗研究过一阵,最终还是放弃了,坚决用战马,“战象高大笨重而胆小,极易受惊,操控不易,不能久战,不如战马远甚,林邑人若依仗象兵,则此战必败。”

  “区区一个林邑而已,一郡之地,与我大秦为敌,焉能不败?”杨稷病逝后,毛炅就成了南中第一将,与杨稷的勇猛不同,毛炅擅长用计。

  不过也在陶璜手上吃过亏。

  陆抗麾下其实有两路人马,一路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