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13章 削督_争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鉴于三韩的乱象,杨峥与杜预、卫瓘商议了几天之后,颁下一道诏令:“设熊津都督府,掌统诸蕃,抚慰、征讨、叙功、罚过,总判三韩事!”

  豪强们太无法无天,万一养蛊养出个巨无霸也不是什么好事。

  曹操、朱温、野猪皮等人不就是这么出来的吗?

  “陛下妙计!”卫瓘瞬间就明白了杨峥的意图。

  熊津都督府设在最富裕的马韩地区,差不多一个郡大小,与青徐隔海相望。

  有秩序总比野蛮丛林好。

  诏令一下,告状的豪强们又不愿意了。

  “不必劳动陛下,只是一个小误会,我等自去商议解决……”

  还是这帮人脑袋瓜灵光,设了都督府,就等于带上了紧箍咒,他们当然不愿意。

  不过请神容易送神难,裤子都他娘的脱了,难道还再穿上不成?

  杨峥承诺过分封土地,但没承诺过让他们无法无天……

  再说三韩也不是法外之地,名义上依旧是大秦领土!

  “设置都督府之事,无需多言,没有大秦保护,尔等斗得过拿下大豪族?”杨峥好言安慰。

  诏令都出了,收回是不可能的。

  豪强们如霜打了的茄子,纷纷退下。

  不过一些小豪强对此策颇为支持,抱着大秦的粗腿还能生存下去,若是没有大秦,只怕过不了几年,就被人啃的骨头渣子都不剩下。

  这其实也是杨峥的一次尝试。

  魏晋以来的都督,权力实在太大了,动不动就都督数州诸军事,还持节,上马治军,下马治民。

  大秦的几个都督忠心没问题,但以后呢?

  曹魏设置的几个都督,没有一个能守护曹氏江山。

  司马懿不用说了,当过荆州都督,又当过雍凉都督,他在军中的影响力,正是来源于都督。

  郭淮、王昶直接倒向司马家。

  三国鼎立,设置都督有一定的合理性,所有的一切服从于战争。

  但现在天下统一,就不能这么玩了。

  大唐的节度使,其实就是脱胎于三国的都督制。

  而朝廷把兵权、治权、财权让地方自己负责,其实是一种懒政。

  如果是西域、漠北、辽东,这些极远地区也就罢了,毕竟鞭长莫及。

  节度使竟然设在河北、河西这些要害之地,那么安史之乱则是必然了。

  更何况安禄山起兵之时,已经是三镇都督,手下几十万雄兵,唐玄宗早已老迈昏聩,沉迷享受,大唐帝国的各种矛盾空前尖锐。

  “裁撤都督,势在必行。”杜预第一个赞成。

  “此事还是徐徐图之,以免引起地方震动。”卫瓘稍为保守一些。

  杜预直接反驳,“朝廷行事,当光明磊落,此举利国利民,大可不必束手束脚,各镇都督,皆是忠义之人,识得大体。”

  要反的人早就反了。

  杨峥别的自行没有,对军队的控制还是颇有自信。

  不过总感觉裁撤都督,跟当年汉高祖取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