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75章 才俊_争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75章才俊

  立国四十年的东吴正式灭亡,江东之地归入大秦。

  有秦军入驻,建业前所未有的祥和。

  昔日的血腥和阴暗全都一扫而空。

  杨旭厚待孙瑾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江东。

  江东士民也对这位大秦太子充满了期待。

  杜预退居幕后,大小事务交由东宫官吏打理。

  杨旭没有辜负江东士民的期待,扫平各地叛乱,约束士卒,不得侵害百姓,又将建业府库中的粮食拿出,赈济穷苦百姓,钱帛赏赐有功将士,最后还上书朝廷,请求江东免赋三年。

  种种举措,迅速赢得江东人心。

  大量百姓主动向官府上报户籍、人口,以求多分土地。

  均田制早已名动天下,江东百姓等的就是这一天。

  江东士民这才知道大秦太子不只是仁德,也有铁血的一面。

  当然,问题永远会一个接一个的出现。

  刚刚进入柴桑的陆抗一行收到消息,四子陆机道:“太子此举意在安抚江东,儿愿入太子麾下。”

  拜访其家,陶家家贫,陶母湛氏剪发换钱置宴招待范逵。

  杨旭委以太子洗马、舍人、詹事、掾吏等职。

  这段时日,他终于搞清楚被自己砍死的年轻将领是谁。

  周处心中惴惴不安,整日如坐针毡。

  杨峥让杨旭出征,除了让他镀镀金,也是为了让他能在军中和地方建立影响力。

  巴州刺史,永安都督罗宪的从子,还是罗宪自幼养大,本来是想在江东沾沾光、镀镀金,却被他一刀砍成两截……

  陆机磕了几个响头,带着两名护卫,策马向建业狂奔而去……

  吴国灭了,但陆家还要延续下去,陆抗的身份有些尴尬,吴国的大将军,多次抵抗秦军,陆抗一时也拿不住大秦对他的心思,所以主动赶赴建业,拜见太子,以消除两边的隔阂。

  江东的这场暴乱有些诡异,清理了不少顽固不化的豪族。

  杜预道:“陛下既然让殿下全权负责江东事宜,便无需束手束脚。”

  此子年仅十四,文武双全,最得陆抗看重。

  陶丹早年征战,落下伤病,早逝,留下陶侃母子艰难度日。

  “多谢!”陶侃终于下定决心……

  尤其是陶侃,年纪不大,见识非凡,杨旭身边的张轨、文济等人皆有不如,逐渐受到器重。

  太子求贤,江东豪族闻着味就上来了。

  东宫掾吏中有不少人出身豪族,自己度自己的田,当然猫腻多。

  “殿下可直接招募江东贤俊为幕僚,一来安抚江东士人,二来可显示大秦恩德。”

  这时候不抱紧太子的大腿,难道要等罗家来算账?

  周处赶紧沐浴更衣……

  杨旭道:“不过均田需要人手,东宫官吏人手不足。”

  但更多的人只会惨死。

  有了人头祭旗,加上无孔不入的锦衣卫,没人再敢徇私舞弊,度田逐渐走上正轨。

  大兴的诏令也到了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