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22章 聪明人_争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路蕃无疑是个聪明人。

  即便当了炮灰,就能得到司马炎的重用吗?

  随着中原士族的持续壮大,寒门庶族的机会越来越小。

  晋国朝野上下,已经很难找出一个出身低微的将领和官吏。

  “路将军的家眷在洛阳,被司马炎控制,此次违逆司马炎,只恐其家室……”庞青拱手道。

  卫瓘道:“不然,若是夷灭路将军三族,是坚定前雍凉军、中军俘虏之心,以后这些人就会对大秦死心塌地,司马炎当不至如此愚蠢,此外,司马家集不忠不义不孝于一身,司马炎若是再失仁德,中原何人为其效忠?”

  杨峥觉得有些道理。

  从司马炎上位以来的表现看,四平八稳,牢牢掌控权力,是个合格的君主。

  三国之间将领互相投降,很少有牵连家人的。

  于禁投降关羽,其子于圭照样继承了益寿亭侯的爵位。

  黄权投降魏国,蜀国照样重用其子黄崇。

  夏侯霸提桶跑路,凶残如司马懿也只是流放他的家人而已。

  “升路蕃为朔方太守,荡寇将军,虎贲郎将。”杨峥不吝赏赐。

  其实路蕃也是一员赫赫有名的骁将,身经百战,不用太可惜了。

  这次叛乱也证明了他的忠心。

  “郑县的三万叛军陛下如何发落?”庞青问道。

  杨峥杀心大起,修建新都的近二十万奴隶,别人不敢反,他们敢反,死不足惜,不过考虑到大战将至,杀了太可惜。

  略一思索,心中有了决断,“每十人抽杀一人,人头堆在新都为京观,以儆效尤,其他人编入敢死营!”

  攻打河东,肯定会死很多人,不妨用他们当炮灰。

  “唯!”庞青面无表情的拱手。

  杜预书生心性,略有不忍,但并未劝谏。

  大秦诸族混杂,不凶残一些,如何镇得住各大部族?

  汉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人表面成了汉人,其实内心中对原部族仍有很高的归属感。

  只是惧于刀剑不敢动而已。

  汉化至少需要两代人才能基本成型。

  “今大军齐集,粮草充足,可以出兵矣!”杜预拱手道。

  “兵贵神速!传朕诏令,起兵!”杨峥朗声道。

  还是惯例,鲁芝坐镇后方,张特守御长安,不过今年多了太子监国。

  杨旭已经十岁,可以先接触权力了。

  杨峥还为他准备了一套东宫班子。

  太子舍人张轨、杜锡、乐广,太子左右卫率北宫纯、乐济等等,还有几个太学出来的庶族才俊。

  当然,大权还是在鲁芝手上。

  杨旭只是跟着鲁芝学习国家的运作。

  长安中军大起,八万浩浩荡荡的赶往临晋,两万随杜预南下,还有一万余留在长安。

  苍茫的关中大地上,战马一眼望不到尽头,牛车、骆驼宛如长蛇。

  三国已经全部更替了一圈。

  杨峥吞蜀,司马炎篡魏,吴国虽然还是士族共治状态,但其实已经落入钟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