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8章 直取_争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8章直取

  四月,凉州春耕如火如荼。

  杨峥自己都亲自下地,以示对耕种的重视。

  青营的四千多子弟也一同下田。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只有体会人间冷暖劳苦,才能有所成就。

  杨峥在这方面从不放松,凡青营子弟四月耕种,六月远足,八月秋收,十一月狩猎。

  大部分时候,都是寓教于行、寓教于事。

  “父亲,凉州这几年风调雨顺,今年不出意外,一定又是个丰收。”长子杨毅已经十岁,入青营已经四年,继承了姜阿怜的体魄,以及性格,身体健壮而性格温和,在青营中以武力见长。

  不知不觉,杨峥来到这乱世已经十多年了。

  次子杨武也围了过来。

  父子三人难得以这样的方式团聚。

  “凉州为我汉家之福地,前汉以此而兴。”杨峥挥动锄头。

  杨毅低头思索,杨武却出声问道:“那为何后汉以此而衰?”

  杨峥放下锄头,看着杨武,一个十岁的少年问出这个问题,颇令人意外,羌汉战争,每年耗费汉廷数以亿计的财力,东汉被拖的奄奄一息,黄巾起义因而爆发。

  “若当年后汉舍弃凉州,便不会这么快覆灭。”杨武继续道。

  “你错了,若是没有凉州,关中必遭侵蚀,后汉只会更快覆灭!凉州为华夏之臂膀,臂膀若失,腹心岂不任人宰割?你喜读书,但不可一知半解,需多多思考,见微知著。”

  “孩儿知晓。”杨武点了点头。

  都是自己的种,但这两个孩子性格迥异。

  一个喜武,一个喜文,一个稳重,一个跳脱。

  还有老三杨宏,入青营之后,对天文、术数尤其痴迷。

  整天跟着天文科的人仰望星空。

  杨峥也由着他去了。

  只要不天天在家和肉糜,有一技之长就行了。

  最让杨峥高兴的是,经过一个冬天的播种,夏侯芷的肚子终于有了起色。

  “栩儿,你最近学业如何,有无懈怠呀?”几个孩子中,最努力反而是夏侯栩。

  夏侯玄三族被灭,只剩夏侯栩这一根独苗,也被杨峥扔进了青营。

  “回姑父,侄儿最近在读公羊传。”夏侯栩年纪轻轻便展现出夏侯玄的优良血脉,目若朗星,面如冠玉,彬彬有礼。

  让杨峥时常觉得这个孩子仿佛就是夏侯玄本人。

  进入青营之中,不仅要读书,还要习武,所以比夏侯玄多了几分英武之气。

  公羊传乃春秋三传之一,恰巧,杨峥听鲁芝讲解公羊传。

  其中有大量辩证思想,处处包含“微言大义”,对一个十岁的孩子而言,明显有些超前了。

  “儒家经典,学以致用,取其大略即可,不可皓首穷经,寻章摘句。”

  不读书不行,读的太深也不行。

  这世道,满嘴之乎者也,不如一把刀子管用。

  “侄儿谨记姑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