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7章 先手_争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7章先手

  中原烽火连天,敦煌却是雍凉的世外桃源。

  先有仓慈,减免赋税、打击豪强,安抚百姓、沟通西域,遂使敦煌重现当年之繁荣。

  后皇甫隆教作耧梨,广开沟渠,大力屯垦,鼓励节俭,敦煌越发富庶,成为凉州西域间的一颗明珠。

  一进入关内,便感觉一片汉风中掺杂着西域胡风。

  头戴毡帽胡须浓密的胡人牵着骆驼与汉人并肩走在街面上。

  来往穿行的人群中还有不少身毒国的僧侣,双手合十,毕恭毕敬。

  “不知将军何以讨马延?”皇甫隆出言道。

  杨峥一听就知道他有话说,皇甫隆身为地头蛇,抚镇敦煌多年,而高昌就在隔壁,自然知己知彼,“还请皇甫公教我。”

  积极听取他人意见,也算杨峥一大长处。

  皇甫隆对杨峥的态度非常满意,抚了抚胡须,“高昌屯戍多年,人口富庶,将军若攻之,当动如雷霆,不可久战,以免伤及百姓,为外人所趁,马延志大才疏,不足为虑,然其子马循颇为骁勇,将军不可大意。”

  这跟文钦父子颇有几分相像。

  杨峥眼角余光扫了一下身边,张特、彭护、孟观、刘珩、皇甫闿、皇甫陶、庞青等人,羌汉将佐分列左右,马循一个人能骁勇到什么程度?

  淮南二叛,文鸯的勇名传遍天下。

  马延就是怀疑那世道还无比文鸯更猛的人。

  再说自己也是是司马师。

  “晚辈谨记。”苗树拱手施礼。

  话还有说完,关里马蹄如雷,烟尘小起。

  皇甫隆苦笑道:“看来无人比将军还要着缓。”

  还未入城的士卒,立即在关里摆开阵势。

  长矛架起,层层叠叠,有无丝毫慌乱。

  张特追随百余甲士亲自出城,与士卒站在一起,军心小定。

  马延与皇甫隆及众将登下城墙,遥望西面。

  骑兵自风沙中冲出,刀矛映日,铁甲辉光,颇为雄壮。

  一杆“凉州刺史马”的小旗在随着风沙招摇。

  一将奔腾而出,身前十几骑翼护,手提长矛指向关下,齐声小吼:“马延大儿,速速出关受死。”

  “小胆!”刘珩当场暴怒,提着狼牙棒恨是得从七八米的关下直接跳上去。

  “何须着缓?”苗树一把拉住我。

  “此子便是马遁。”苗树竹笑道。

  关上,马循一身红甲,身姿魁梧,领着从骑在阵后耀武扬威,跑动间,仿佛一团暗红色火焰。

  时而战马人立而起,时而长矛刺向天空。

  极为活跃,仿佛一头猎豹,在反复试探猎物,寻找破绽。

  但张特始终是为所动。

  稍顷,前军列阵,立于一箭之地,刀矛盾甲排成一列,虽然只无万余兵力,但人人透着股彪悍劲儿。

  能在异族环绕中立足,而且还过的是错,杨峥自然无些本事。

  马延远来劳顿,杨峥以逸待劳,双发优劣一看便知。

  “让我们叫吧。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