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八章未信河梁是别离_玉楼春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渤海遗民,也都几近癫狂状。默啜担负着北庭万人的性命,只等到大火完全熄灭,才带人入城。

  城内一片狼藉,多得是残垣断壁,虽没有屠城,但却比屠城惨烈百倍。

  北庭军士将未燃烧殆尽的残骸堆到一起,像是大青山那样高。即便是活着的人,烧得面目全非,还不如死了痛快。他们为了防止瘟疫扩散,只能将尸山浇上油,烧成灰烬。

  默啜挎着长刀,覆一身金甲,走在队伍最前面。像是奔丧的头人,却不知该向谁报丧。

  许清渠当日守城时的心境,阿史那默啜也算是尝过五分了。

  “连夜传西海大君世子,将前线情况告知,让世子秘密擒拿大妃。”默啜沉浸在浓重的血腥味中,“不许伤她半分,只是软禁。”

  骨力培罗瞧着主子的脸色不好,支支吾吾道:“世子去南边押运粮草,一时半刻奴才找不到世子”

  默啜仰起头,看向昏暗的天,空中飘荡的分不清是雪粒,还是灰烬,落在默啜脸上,带着温度。

  大军仍驻扎在江岸,黑压压一片像是服丧的故人。

  渡江只是一直在等一个时机。

  “千里加急军报。”

  赶路的人快马加鞭进入玄武门,唯有这一份千里加急,有能力让这偌大的宫禁里有人肆意扬鞭打马。

  身手矫健的报信人一路冲向太和宫,骏马的鬃毛在落日的余晖中发着光。报信人拽紧缰绳,骏马扬起前身,嘶鸣一声。报信人翻身下马,那高头骏马却已经气绝而亡。

  李顺守在太和宫门前,等这一封军报等了半个时辰,见那报信人在秋末仍是大汗淋漓的模样,道:“这一趟辛苦了,下去领赏吧。”

  殿内,娄骧正与穿着常服的萧正则议事。

  默啜和璇玑没想错,王寿出逃是娄骧背后指使,为的是断绝北庭人对东方不冻出海口的控制,降祸水东引,抑制北庭人因为冬季粮食短缺而对南齐北境的侵袭。即便王寿战败,仍能断绝北庭人这个冬天从辽东之地获取炭火。北庭人当然会出兵,会连连大捷,但娄骧没有料到,会是大可汗亲征,士气大振,两个月不到,就兵临西京城下。

  “启禀皇上,辽东急报。”

  李顺将密函递送到娄骧手中,他正与萧正则站在勘舆图前,西起大散关,东至瀛洲,红线以北,浩浩千里疆土,皆是北庭所占。

  如何不痛心疾首,宿夜难寐。

  娄骧看完密函,心里波涛一时难以平复,将侍人都撵了出去。又将密函递给萧正则,萧正则看完,也是如娄骧那般讳莫的神色。

  “所以,是要?”萧正则皱起眉头,一时不解,“陛下,臣料想,他在王廷中仍是一颗暗线。”

  萧正则转念一想,道:“北庭人信奉神灵,大战前必要请上师上请神谕,默啜麾下的北庭铁骑仍在等冰冻之日,徒步渡江。若是此时让人密送时疫药方给王寿,将瘟疫带回北庭军中,或许还能让渤海再撑些时日。我们也好”

  娄骧将密函丢进刚刚升起来的炭盆里,燃起刺眼的火焰,如同西京城内那一场天火。与北庭媾和的那一年,他曾长跪于殿前,因此落了病,十分畏寒。

  热血男儿,又怎能畏寒。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