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四章 新的家园(上)_虫族是怎样炼成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固态的类地星球……那个是气态的气态巨星……嗯……”

  “该怎么选呢?气态星球环境太恶劣,初期发展会比较困难,也很危险,不过这种星球一般都会有一些卫星,如果环境合适,存在着液态水环境,那无疑会是一个最佳的族群繁殖地,引力小,资源丰富,可以作为一个稳定的资源点。”

  “问题是卫星太小了,不近距离观测的话,实在是难以判断环绕气态巨星的卫星究竟适不适合族群发展。”

  “类地星球的话一般情况下都会存在水资源,区别只是在物理状态上,熔岩星球是气态,宜居星球是液态,严寒星球是固态,如果不是存在液态水的宜居星球的话,那也是不利于族群的发展……”

  “归根结底还是我现在的起步资源太少了,一千克的质量改造不了星球环境。”

  寻思了一会后,初决定前往气态巨星那边碰碰运气,如果不行就再去其他行星,它调转光帆的角度再借助引力弹弓进行加速,很容易就能摆脱恒星的引力束缚,甩向这个恒星系统中的某一颗行星。

  前往行星的路途仍然是非常遥远,非常花时间,初很清楚这点,即便它不清楚这些行星和它之间的距离,但按照常理,它们最起码距离恒星至少十多个天文单位,连光都会出现明显延迟的距离。

  这期间,初的时间很充裕,它开始用基因语言,设计一种勘探星球的生物体,或者说一种生物群落。

  初构想了一种甲壳,由钛骨骼构成,呈球体,直径在一到三厘米之间,球体的中心是一个极其微小的大脑,同时它也是一个无线电通讯闸,可以释放微弱的无线电信号,因为采用的波段频率很低,所以不需要太高的能量就能传播得很远,有效通讯距离在无外界电磁干扰的情况下能达到二十公里左右。

  这个钛骨骼球体内部,除了中枢的大脑外,还寄宿着另一种生物,也是多细胞生物,但它们很小,大概只相当于地球跳蚤的百分之三左右,依靠着大分子纤毛进行移动,它们有一对非常微小的钳子,可以拖拽物质。

  设计好后,初将这些设计以基因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得到两份基因蓝图,然后初再根据基因蓝图的信息对自己的体内细胞进行基因整改,消耗自身物质获得两份生物胚胎。

  光帆的薄膜是由纤维组织构成,不能使用细胞是因为细胞没办法承受亚光速氢原子的撞击,更别说用来减速,不过光帆骨架确实是初肢体的延伸,在光帆骨架的末端,都慢慢肿胀起肉块,每个肉块内部都是充满着营养物质,给新设计的两种生物胚胎适宜发育的母体环境,这些生物都是采集者,也是即将奔赴星球上探索的敢死队。

  在它们发育到一定程度,初开始用生命场频道,教授它们需要做的事情,以及一些登陆星球后的注意事项。

  时间就这么慢慢过去,失去了亚光速那样的急速,像这样的跨行星航行就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少则数月多则数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终于,初即将抵达气态巨星。

  虫族是怎样炼成的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