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0章 一点小失误_化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士程在第二天,十分激动地接见了这位做出了优秀机械的人物。

  但在仔细询问后,渐渐发现有点不对,这位虽然名叫杨辉,对数学有着很不错的想象力,但却并不是他记忆中用“杨辉三角”给后世考生在数学上好一番折腾的那位。

  至于他心心念念的“杨辉三角”,在这个时代已经有了雏形,那就是贾宪算经中写的“贾宪三角”,这个东西,在杨家的书籍中有收藏传承的。

  这位优秀的年轻人对数学兴趣不大,反而对器械原理兴趣很高,而且对诗词文书没有兴趣——要知道历史上的杨辉不但是数学家,还是朝廷官员,有非常不错的学识,在晚年才开始著数学书。

  也因为这,赵士程才骤然想起,杨辉是南宋末年的数学家,而不是现在这个时间会出现的人。

  简单点说,这位学识传自楚衍、贾宪等宋代数学强者的杨家人,很可能是百年后那位杨辉的祖辈。

  明白这一点后,赵士程心中滴血,感觉自己痛失ssr,损失过亿。

  但表面上,他却依然面带微笑的,夸奖着这位做下优秀功业的少年郎。

  无论如何,能做出蒸汽机就值了,是不是神仙无所谓了。

  ……

  但让赵士程没想到的是,有了样机,但事情依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

  因为器械院的工匠们发现,这东西没办法一比一地复制。

  关键就在于那个汽缸,只有西瓜大小时还没有什么影响,但在放大到水桶那么大时,机器便达不到要求了,虽然能驱动滚轮,但怎么都达不到小型器械那么高的输出比——简单说,就是性价比达不到要求。

  这种落差是真心气坏了赵士程。

  他暂时将大小事情交给张叔夜,亲自来到器械院,和这些学生老师们一起检查原因。

  无论如何,他的理论见识超过这个时代,如果连他亲自来都找不到问题,那就是真的没有办法了。

  别说,在他亲自主持攻关后,第一天就被他查到了原因所在。

  他发现,小的蒸汽机并不是用烧开水产生的蒸汽膨胀的推动力来做功的,而是依靠蒸汽冷凝的真空吸力相互来实现能量转换。

  所以,最大的问题就是汽缸和活塞之间有误差,没办法形成稳定的真空压力,而对于器械院这些人来说,他们根本就不懂什么是“真空”,当然也就一直排查不出来错在哪里。

  明白这一点后,新的难题出现了,那就是如何加工出合适的汽缸。

  对此,工匠们想出一个办法——大力出奇迹,铸上几百几千个,总有一个能歪打正着,做出合适汽缸,但被赵士程拒绝了,那样做出的东西成本太高,没有商业价值。

  另外一个就是做出合格镗床,用坚固的刀具像削铅笔那样,一点点把铁件削空,精确地削切出合格的产品。

  而且,如果有合格的镗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