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5章 日讲官人选,文官论资排辈_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对秦桧的质问和满朝大臣不善的眼神,魏征却非常淡然。

  “三鼎甲虽然初入官场,但也都是饱读经义之人。”

  这点无可辩驳。

  如果只是中了三鼎甲,可能还会有投机取巧之嫌,毕竟殿试根本不考经义,考的是策问。

  但今科的三鼎甲可都是根正苗红的学霸,状元、榜眼、探花都在乡试里中了解元,而且他们还都是会试的五经魁。

  能踩着万千竞争者一路杀上来,这肯定是不怕火炼的真金!

  毫不客气地说,恐怕朝中很多大臣都没有他们的经义水平高,因为做官和治学完全是两码事。

  魏征继续道:“日讲官定员六人,除了三鼎甲之外,自然可以再从其他衙门中择人充任。”

  “有三名老成的日讲官主持,三鼎甲又都是饱学之士,只要稍加适应,想必定能担任好日讲官的重任。”

  这不就是以老带新吗?

  这下百官纷纷沉默了。

  原本大家是把这留个名额视为囊中之物的,可要按魏征这么说,那一下子少了一半,这还够争吗?

  但眼下的情况也不是他们想怎样就能怎样的,还要看看皇帝陛下的意思如何。

  最关键的还是把经筵这件事定下来,免得皇帝再左右横跳。

  至于人选……说实话,这东西并不是恒久不变的。

  几个人争相瓜分着从别人那里抢来的东西,但无论谁抢到手,别人都不会觉得这东西是强盗的,大家都知道这是属于原主人的。

  同样,日讲官的名额就是属于翰林院的。

  六部花了多少年,才把抢来的会试副考官人选变成他们的“惯例”?

  所以,一次两次并不能定下这个日讲官的人选,只要重开经筵,大家就还有争夺的机会。

  大家纷纷望向上方,却见李乾陷入了思索。

  “三鼎甲啊……”

  “朕这几日常常召状元郎入宫,也从他口中听了不少经义。”

  李乾若有所思地答道:“如果是诸葛修撰的话,倒是可以。”

  “而且另外两位编修也学识渊博,不如将他们也一并算上吧,朕听听试试。”

  还听听试试,你以为这是菜市场挑鱼啊?

  大臣们心中腹诽,但面上却非常欣喜,毕竟皇帝陛下都这么说了,那就代表他已经彻底认下经筵这件事了。

  少三个名额就少三个吧,为了避免他再反悔,大家赶紧将事情定下来。

  “陛下,那另外三名日讲官便从朝中其他衙门中选取?”

  秦桧抬起头望向皇帝陛下,其他官员们也不例外。

  “可以。”

  李乾也知道,不给这些人点好处,他们肯定是不干的。

  “另外三名日讲官,都要选拔有在州部郡县任职经历的官员。”

  李乾又给他们加上了一条限定。

  大臣们面面相觑,不少人其实能看出来皇帝陛下打的是什么算盘。

  这种事要说不行也不行,毕竟传了几百年的惯例了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