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八章 更迭交替出新裁_锦衣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新丈量核对田亩,将那些隐田诡户掀个底朝天,重振大明的均田和租税!

  但是奏疏送到北京的时候,董阁老已经重病无法理事,内阁暂时由次辅庞翀接管。

  然后这位督粮道就被罢免了。

  就像四年前替他搜集证据的湖广布政司照磨所照磨李裕一样。

  但是为了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庞翀便打算效仿洪武年改稻为桑的故事,决定增加江南桑田和棉田的比例,以经济作物代替粮食作物,提高丝和棉的产量,增加收入。

  庞翀所代表的保守派,显然是不愿意用清丈田亩这种激烈手段来动摇社会结构的。

  然而这种政策再次遭到了户部的反对,这个担任大明朝大管家的部门,第二次驳了内阁的面子,理由只有一个:天下粮田已自不足,不事增益,奈何愈减?

  都察院再次附议,再次认为户部说得有道理。

  这是梁叛第一次见到“改稻为桑”四个字。

  但是这四个字在整封信中太不起眼,既没有多次出现,也没有用双引号或着重号标记出来(当然明朝人还没有开始使用双引号),梁叛这个“明代政治文盲”自然不会注意到这个词。

  但是他的记忆力极强,今天早上决定找冯二的时候,便又将所记的那些书信内容重新梳理了一遍,想从当中找到一些跟漕帮有关的蛛丝马迹。

  然后他便将最近关于北京都察院调查沿河各府漕帮的内容,与这个陈年旧事联系到了一起。

  梁叛之所以能将它们联系起来,是因为他想起了去年六月一封信中的内容: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换人了。

  原来的左都御史是个正德朝的老人,性情刚直,一向不偏不倚,也不买旁人的面子,内阁的前任首辅董阁老和现任理事的庞阁老都拿他没有一点办法。

  但是去年五月,这位一向硬朗的老人因为老母过世回家丁忧,新上任的左都御史是庞阁老的学生。

  而那位强硬的户部尚书,则因为在正旦大朝会上公然顶撞皇帝,讥讽其“不问朝政,但事鬼神”,被皇帝罚禁足三个月……

  恰恰就在这三个月时间的中间点,二月十五,北京都察院到南直和浙江来查甚么漕帮。

  当然,梁叛通过这些巧合将北京都察院与“改稻为桑”联系起来,依旧有些牵强。

  但是别忘了,俞东来曾经对他说过,吕书办被刺的那一天,南京都察院照磨所照磨李裕,南京户科右给事中冉佐,南京户部照磨赵元夔,酉时三刻出三山门。

  这三人组合,跟当年董阁老下令查后湖黄册的三司组合何其相似,事实上这三个衙门凑在一起,最可能干的事情,就是前往后湖黄册库查验黄册。

  这是南京都察院超过北京都察院所独有的权利。

  瞧啊,庞阁老得到了北京都察院,户部又被暂时禁足,无人再阻拦内阁推动改稻为桑;而卧病在家的董阁老用李裕拿下了南京都察院,得以彻查后湖黄册的错漏。

  所以梁叛突然就想到一点:如果说吕致远他们打算从南直隶入手,暗中清丈田亩,而且已经核对过黄册,找到了其中的错漏所在,并且将计划进行到了很关键的一部——誊抄分发白册。

  下一步当然就是按照分发下去的白册,根据黄册中的错漏部分,重新进行清丈核准,把所有隐藏起来的田亩公之于天下!

  那么作为反对清丈田亩,反对破坏社会结构的保守派们,自然不能任由他们继续走到下一步去!

  那就得阻止他们。

  怎么阻止呢?

  杀死吕致远,抢夺白册。

  现在杀死吕致远成功了,抢夺白册失败了,他们就得对梁叛这个“白册持有者”进行打击。

  比如杀死他手下的白役,比如烧了花娘的船。

  然而这个江宁县的小捕快,骨头比他们想象得要硬得多。

  这个时候就得拿出他们最后的对抗之策——以“改稻为桑”来对抗清丈田亩!

  因为要施行改稻为桑,便要涉及到改种和买卖田亩,以及重新归类调整现有田亩的属性,这里面有许许多多的文章可以做。

  我在你清丈田亩之前,把现有田地的性质和归属者全都打乱,你的白册便是废纸一堆……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