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三章 大开发时代_德意志将永世长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雷根斯堡要修建到莱比锡的铁路,直通柏林!”

  “雷根斯堡的大学要成为巴伐利亚州的主要大学,支撑上百万居民的文化知识。”

  “雷根斯堡的土地要充分利用,开垦的土地可以用来修建农场,满山的森林可以用来制造家具,巴伐利亚林山上有大量的石墨矿藏。”

  大开发时代开始,第一批政府送来的二十万难民已经通过河运和铁路已经到达了雷根斯堡,对于以前只有十万人的城市而言,突然涌进这么乱糟糟的难民,免不了混乱。

  好在兴登堡把德国防卫军第二团第一营调给了希特勒使用,在军事化的管理下,一切都有条不紊。

  防卫军第二团第一营,也就是以前的柏林团,柏林团被协约国要求解散,德国陆军只好把柏林团解散,因此大部分军官士兵都有各自的发展,不过大部分军官士兵都留在了第二团第一营。

  二十万难民只是第一批人,后面将会有更多人,对于这些难民,雷根斯堡政府进行团队分组式管理,这有点像屯田制度和集体化劳动,这种制度的缺点是不能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生产落后,但希特勒却依然选择这个政策,这是因为德国人吃苦勤劳,做事怠惰因循的很少,而且处于大开发时期,相对混乱,这样的方式还是适合的。

  “我们要把这座山给砍秃!”

  希特勒扛起一把锯子,在他面前的是茫茫大山,是横跨近三十公里的巴伐利亚林山,大山中有富云杉、冷杉、山毛榉这些树木,无论是做家具还是做房屋,都是良好的木材。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咪咪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二十万难民,分成两万个小队,对整个雷根斯堡进行了开发,雷根斯堡支援不多,只有大量山林和少量石墨矿,政府对开发进行了安排,部分人砍伐树木,把木材生产好再运到各大城市贩卖,不过这个时候世界上到处都是森林,木材价格并不贵,他们的主要目的还是把树木砍了,把土地开垦出来。

  部分人修建房屋,让难民们有房屋可以住,这些房屋都是按照最经济简单的来制造,楼顶是钢棚,墙是木板,家具也是难民们自己做的,简单便宜,难民们修建的房屋都很大,像是工厂一样。

  还有部分人修建到莱比锡的铁路,雷根斯堡只有两条铁路,一条通往慕尼黑,另一条通往纽伦堡——只有两条铁路,对于雷根斯堡未来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必须要修建直通柏林的铁路,这样才能提高雷根斯堡的实力。

  开垦出的大量荒地洒下肥料,荒芜的农田开始耕作,石墨也在大家的努力下开始大规模生产。

  雷根斯堡交通不便,从美洲购买的粮食只能让大家勉强填饱肚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