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零八章 焦碳(三)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刀还是好好的。

  一个能用五次,一个能用一次,能用五次的,生产效率是一,只能用一次的,生产效率是一千。使用价值对比,是两百比一。

  但,要知,铁非常贵,大量制造低质量甲片很浪费铁。

  要是再加上防御力带来的影响,低质甲片当不得强力弓失,而高质量甲片能防御的住弓失,这就使得,高级甲片之间,与低质甲片之间,有人命差别。

  人命是极珍贵的资源,一条人命,其生产价值,按织布来算,除去粮食消耗,其一年生产的布匹的价值,抵得上加工高级甲片的工本。

  用上焦炭和石灰脱硫技术之后,因为用了焦炭,焦炭温度高,可以选择含碳量稍微低一点的生铁,这就使得铸造甲片的芯部不那么脆弱,又用石灰降低了硫带来的脆性,使得铸造甲片的整体性能略超过朝廷的铸造甲片。

  虽如此,甲片质量虽是略有提升,李孟羲仍觉得铸造甲片差劲,他根本不想造,与其浪费铁,还不如弄纸甲呢。

  纸甲是比低质铁甲更廉价的东西。

  为验证强碱到底能不能脱硫,李孟羲开始洗煤了。

  他洗煤的方法很简单,不过是把煤炭砸成粉末,尽可能碾碎成细粉,然后泡上一瓮强碱水,把煤粉泡进去使劲搅拌。

  未知问题有,强碱与煤接触之后,煤是否还能继续燃烧,未知问题之二,强碱对硫的去除效果,到底会是如何。

  李孟羲为洗煤一事,忙活了两天。

  他费劲巴拉的忙活了两天的成果,才洗出不到百斤的煤粉。

  然后,煤粉还得用清水清洗,过滤,最后还得烘干。

  一切处理完,煤粉就只剩不到七十斤了。

  这么点煤,显然是不够烧大窑的。

  不得已,李孟羲只能去了【加工窑】。

  所谓加工窑,是独立于生产之外的一种小窑,这种小窑是给匠人们闲暇时自己打造东西用的。

  更确切来说,加工窑其实是科研窑。

  借用一个小加工窑,倒入煤粉,放进去些铁料,开始冶炼。

  李孟羲所关心的那件事,煤粉经强碱洗过之后到底还能不能继续燃烧,答桉是,能的。

  煤粉烧的很旺,因为窑小,升温也快,下午之时,铁水已经炼出来了。

  然后,用铁水再次铸造一批甲片。

  甲片成型之后,脱碳处理完毕,拿去测试。

  有四种铸造甲片了,第一种,官军用木炭铸造的甲片,第二种,用焦炭铸造的甲片,第三种,焦炭上加了石灰之后铸造的甲片,第四种,焦炭打碎成粉末之后用强碱洗过之后铸造的甲片。

  断头台处,斧头卡察卡察的落,李孟羲就站在边上看,因为距离的关系,在远处的刘备卢植两人看来,他们生怕一不小心斧头掉了把李孟羲头砍了。而其实,李孟羲离斧头有一定距离。

  卢植看的好奇,他指着断头台问刘备,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