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九章 晨起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咪咪阅读,安装最新版。】

  然后,见关羽把长可即胸的长髯,放入水盆之中,小心荡洗生怕拽断胡子。

  李孟羲看的惊讶。

  固有印象,在李孟羲想来,他们古代这些猛将,不都是糙汉子,没想到,这般精致。

  也就古代没护发素之类的玩意,若有,此时,关羽应是在用护发素打理胡须。

  李孟羲暗笑不已。

  洗过手,帮弟弟也洗了小手。

  早饭。

  古人一般应是一天只两顿饭的,晨起一顿吃完去干活,一干一天,要是中午回去做饭就耽误事儿,所以顶多带些饼子啥的,对付一下。

  然后,又是一干干到晚上,晚上忙了一天回来,草草一顿。

  故,一天就两顿。忙时也两顿。

  闲的时候,不干活了,就更没理由三顿饭了,闲时也是两顿。

  早餐,小米粥,饼子,撒盐水煮豆腐,萝卜条。

  李孟羲哥俩还多了两个鸡蛋,李孟羲一看,刘关张都没有,心知肚明这是特殊照顾。

  弟弟笨手笨脚的剥鸡蛋,一个没拿好,剥了一半的鸡蛋骨碌地上,李孟羲抬手就轻拍了一下弟弟脑袋,这大概是李孟羲第一次打弟弟吧,弟弟委屈,抿着嘴就要哭。

  弟弟刚张嘴要哭,李孟羲把鸡蛋已捡起,随手袖子上擦了擦,剥开塞进弟弟嘴里,堵住了哭声。

  刘关张自然看到了这一幕,面带微笑。

  汉无有共餐制,而是分餐制,就是,一人一矮几,矮几上一食盘,里边就放着饼,菜,还有粥。

  这样挺好。

  普通百姓,吃糠咽菜尚不能饱,如今,两菜一汤还有鸡蛋,上层人的生活了,李孟羲无有任何不满足。

  匆匆吃完早饭,自有下人过来餐具。

  “羲儿,今日县丞若是下令征粮,如何应对?”

  一日之计在于晨,刘备迫不及待的问计。

  李孟羲皱眉思索片刻,“县丞当不至就今日征粮,我料其必先与城中大户,暗自商议之后,最早明日,方能见其令。”

  “至于今日,可差人盯梢县丞动向,时时回报。”

  李孟羲谏言。

  刘备点头,“也只有如此。”

  然后,刘备又问,“羲儿,昨夜说的蒸酒之事?”

  “某这就去!”李孟羲起身说到,“某要工匠,铁匠陶匠都要。”

  李孟羲虽奇怪,为何刘备一古人,对酒精之事,比自己一个穿越者还关心,但李孟羲没去深想为何。

  一听到酒,张飞目光就朝李孟羲去看,李孟羲并未注意。

  ——

  盯梢的人派出去盯梢县丞了,工匠也来了。

  来的工匠,一老一少,一个铁匠,一个陶匠。

  见了两人,李孟羲礼数十足的拱手各行一礼,两个匠人慌忙行礼。

  歪着脑袋想了一下,李孟羲四下看看,捡了个棍,在地上画着。

  “老叔且看,此处,需一大陶罐,罐大小无妨,方圆无妨,只是,罐口处,此处当阔如盘,然后,盘上加水,我若用碗扣其上,水可封碗,能绝气,而水不内流。”

  说完。李孟羲抬头问老人,“老人家,某可说的明白?”

  老人呵呵一笑,“明白,就是一平口阔沿的大罐,沿阔了一些就是。”

  听老人讲理解了。

  李孟羲点了点头,“而后,某需一盖,盖上带一长鼻如壶嘴状。”

  画完,李孟羲问,“此处。可明白?”

  老人迟疑了下,问,“东家是想做个陶壶?”

  李孟羲愣了下,对啊,蒸馏器直接拿水壶就行。

  然后又一想,不对,水壶一则,口小,添酒不方便。

  二则,蒸溜的时候,蒸汽把水壶盖顶的不停冒起,水壶的密封结构不行,酒蒸酒全跑了个鬼了。

  所以,水壶能蒸酒用,但是,效率不高。

  不能真个找个现成的水壶来。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