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七章 屯田法_汉末第一兵法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熟虑一夜的想法,准备告知刘备。

  刘备看过来,关张亦看了过来。

  “羲儿,有何良策,快快道来!”刘备闻言,眼睛一亮迫不及待的催促到。

  刘备近来,为安抚流民之事,发愁的很。谷

  “敢问三位,涿郡地界,如河滩山沟荒野等无主之地,能有多少?地数几亩?”

  李孟羲问。

  关羽拂须,沉吟到,“万千亩不止,难以计数。”

  第一个问题,李孟羲有答案了。

  涿郡一郡之地,某些开垦难度较大的地方,依然处于未开发的状态。

  虽然开发难度较大,但是,流民两万之众,人力放着也是放着,再难开垦的地,在两万免费人力前,根本不成问题。

  当第一个问题解决,李孟羲又问,“某有屯田之法,编伍流民,以军士管之,使其或几十,或几百为一部,而后,寻河滩荒野等无主之地,开荒耕作,待来年播种,以解我军粮草之急,如何?”

  李孟羲屯田之法一说,刘备略一思索,然后眼睛亮了。

  此法若用来安置流民,倒真的可行。

  刘备看着李孟羲,面带笑意,满脸赞许之意,带着三分佩服,“孟羲大才,有此屯田之策,流民之事,无忧矣!”

  汉末曹操的屯田法,现在嘛,成了李孟羲的。

  屯田,要义在一个“屯”字。

  何为屯?屯,聚也。

  关键在于,把组织度散漫的流民,约束在特定的一片区域,从事开垦工作。

  不然,黄巾即不是本地人,要不是走投无路也不会来投,若不约束,这些人说不定一安定下来就全又跑了。

  所以得军事管制。

  既然,屯田法已经被刘关张三人一致认可,事不宜迟,那便早做准备。

  李孟羲只提了简单的一个思路,刘备再问细则,李孟羲摇头,“屯田未行,会遇何等难题,某也不知。

  我看,先行屯垦,再增改完善其法,如何?”

  李孟羲说到。

  李孟羲实在不知道屯田有哪些工作要做,因此,走一步看一步了。

  先从涿州开始,第二天,也就是六月二十一日这天,刘关张三人,带着李孟羲,李孟羲也带着弟弟,去第一处可开垦的地方。

  是涿州县城,东三里,也就是之前拉着流民去那里洗澡的那个河沟。

  “就是此地。”张飞在河滩边,指着离河滩稍远的大片开阔地。

  在马上居高眺望,张飞挥鞭从南河湾处指到北边小树林,“这少说三四百亩田,这离水近,虽是沙土地,土薄,种不好麦子,要种点高粱黄豆也成。”

  “俺老张早想搁着开荒了,苦愁人手不够,这下有人了!”

  开荒得到的地,自然也算是张飞的地,等于张飞的田产多了,张飞自然中意屯田之法。

  【讲真,最近一直用咪咪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要说军中谁最支持屯田,张飞是最力鼎的一个。

  李孟羲在马上,眼瞅着一望无际的河滩地,“三将军,这开荒,咋个开啊?”

  刘关张三人闻言都是笑,张飞嘿嘿一笑,“拿锄头,拿犁,把土松上一遍,再多施水肥,增加地力,再养个一两年地,就能收庄稼了。”

  地还要养的吗,李孟羲寻思,应该是未种过的荒地没啥肥力,得施点粪,种点豆科植物固氮啥的,然后地才能种庄稼。

  不然,撂天地里随便撒粮,跟原始人种地差不多,收成怎么可能好的了。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