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九章 洗尽尘缘千百种(一)_大宋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台山佛光禅刹,位于五台山南台西麓,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年)。前唐会昌五年(845年),武宗大举灭佛,包括弥勒大阁等寺内建筑全部被毁,仅存一座祖师塔。

  武宗驾崩后,前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又开始重建。

  寺内现有殿、堂、楼、阁等一百余间。其中东大殿七间,为前唐建筑;文殊殿七间,为本朝建筑。

  建筑高大,层层相叠,布局疏郎,主次分明。古树雄朴,郁郁葱葱,禅意盎然。

  皇后曾氏带着贵妃明氏、德妃李氏、昭仪刘氏、昭容乌雅氏,以及诸位皇子公主,在东大殿里,由刹内几位高僧引导,给佛祖上香。

  在大殿外面,上百位僧人,袈裟披身,结跏趺坐。神情肃穆,口念经文。

  一时间铜钟木鱼,清亮绕耳。梵音声声,慈悲悯人。

  在深处的方丈堂里,赵似端坐在上首,下首陪坐着佛光宝刹方丈智海,以及嵩山少林宝刹的无相方丈、洛阳珈蓝宝刹的慧海方丈、白马宝刹的四如方丈、河内通慧禅宝刹悟繁方丈、河北临济宝刹澄灵方丈。

  谭世绩、宇文虚中与四位执笔展纸的校书郎坐在角落里。

  “此次朕奉太后懿旨,前来佛光宝刹进香,一是为大宋祈福,求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二是为太后祈寿,求福寿延绵,安乐康泰。”

  赵似先开口道。

  几位大和尚齐声念道:“南无阿弥陀佛,陛下孝心感天,定能得佛祖保佑。”

  赵似的目光在几位大和尚的脸上一一扫过,看到他们波澜不惊的神情下,隐藏着的期盼和激动。

  这些大德高僧,也不见得看透悟透。

  元符三年,自己打着为佛门清源扶正的旗号,废假寺,逐伪僧,闹出一番大动静。

  敦舆山以及后来遍及河北的叛乱,幕后黑手确实是地方世家。但佛门也没有那么干净。只是他们做得不过分,没有突破自己的底线,也就装作不知道了。

  一家伙废除了人家八九成的寺庙,还牢牢地套上层层枷锁,大德高僧心里也有怨恨的。

  随着整顿的持续,宗教管理走上正规,自己得给佛门松一松束缚。毕竟在安抚民心上,佛门的作用比道门要大的多。

  而且佛教还是自己羁縻四象旗的重要工具,现在该派上用场了。

  赵似开始直奔主题。

  “朕在御前内朝会议里,与诸位大学士们一致认为。佛教诸僧,恭顺守法,是为楷模,当该享受合法权益。所以朕指令尚书省和中书省,商议废除此前的《释门各刹诸僧管理条例》。”

  此言一出,几位高僧涵养再高,也忍不住露出澹澹的笑意来。

  这几位高僧,是中原释门的领袖。当初赵似对释门采取严厉措施,很多僧人按捺不住,准备掀起“反佛敌”之战,都被他们给劝住。

  当前官家是“清佛”,跟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