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三章:手宽犹当身板横【首更送达】_回到秦朝当皇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初始开张的齐氏商行便大张旗鼓地将贩卖各种物件的店铺一齐开张齐全。百姓生活需要的油盐米布在齐氏商行里全部都能看见,而且,似乎是故意打擂台一般。齐氏商行的价格无论如何就要比本地商户的便宜。

  比如张家粮店眼下上等米买五十钱一石,对面的齐氏商行立马换牌子,四十钱一石!

  等张家粮店换牌子改成四十钱的时候。齐氏商行又换了牌子,三十钱一石,而且后面还表明了,往后只此一价。

  这下,张家粮店却被卡在了中间,上不得下不去。想要涨价,肯定没人去买他的。想要降价,可四十钱对于张家粮店而言就是肉疼不已了,在降,不如要了张拓的老命。

  于是,经过前两天激烈的价格大战后。雁门本地四行好似集体失声一般,坚守高价,毫不动摇。张朱刘于四行首倒要看看齐氏商行有多少存量能够倾销下来挤占市场。毕竟,在本地的进货渠道都在四家手中掌握得严严实实,齐氏想打价格大战,无论是从齐地还是从邯郸、晋阳调货,都足够齐氏付出惨重代价。到时候,四家再集中发力,看齐氏商行如何应对!

  四行首根本就没想到,从头到尾被坑的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此次最大的货源提供商根本就不是雁门本地的农户、工坊而是雁门郡仓!

  而齐氏商行也并不是想抢占雁门市场,获得马源。根本就是来给扶苏送钱赚情分的!只要能帮扶苏把郡仓里的实物卖光,光是那半成收入估计就有五十万不止,便是再如何算,齐氏商行也不会亏到哪里去。

  于是,当齐氏商行货物大行其道的时候。坐收其成的扶苏便捞到了两全其美的好处,一来有了齐氏商行不断拉低物价让雁门物价回归到一个合理的价位,二来扶苏郡仓之中越来越小的压力和越来越多的钱财也让扶苏的财政压力极大地减轻了下来。

  同时,扶苏也开始想着如何完善商业税收的工作了。

  古代的税赋大头从来都不在城市,而是在乡村。也就是说,实际上税赋的大头是在农户手中。相反,身价不菲的商人尽管对于官府而言是一头头肥羊,却不是税收的主力军。

  古代的商税因为重农抑商的政策一直以来都是不多。在明朝,江南松江的地方官甚至味了表示治下清明,在征收商税的时候放了一个木箱子,商人觉得交多少合适便丢进去多少钱。最后,堂堂天下头等富庶的松江府收上来的商税连一百两都没有。而江南地区,家资百万千万的豪富之家绝对不在少数。那时,整个西班牙从每周运进的白银至少有三分之一流入了大明。但明王朝从商税上收取的税赋从来都是极少,可以说可有可无!

  扶苏算不上熟读历史,但对于明朝这么庞大的税收漏洞却是有过听闻。自然,此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