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章 先西后东,兵略皖中_1768戊子革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江南健儿!”

  尤拔世还算满意的点点头,这个吴长涵他很满意,如今乱贼四起,又有高晋容保对自己图谋不轨,手上没有兵护着尤拔世难以入睡。

  吴长涵是扬州城千总,虽说现在扬州已经收复,但是尤拔世依然能把吴长涵留在身边调用,而且足足招募了五百人为自己的护卫。

  “大机会将至矣!”

  含山,奉天军驻地。

  随军军政学院之中,赵大山正专心致志的听着课。

  作为奉天军基层军官中少有的聪慧机灵者,赵大山得到了军政学院第一期的入学名额。而教授他们军师知识的则是朱朝先从泗州带来的祖上几名老军士,另有和州当地的将门世家。

  当然,这些人的理论知识也就那样,实际赵大山等人大部分还是依靠自学,并通过《纪效新书》等军书来进行推演讨论等。

  而政治学院中,是和州当地的十余名有志之士并着朱朝先亲兵队中善于民生的人,皆由戴震教授。

  奉天军现在的局势还算稳定,所以学院课程安排的很满。

  “马将军下了太平府,我觉得大将军接下来应该趁势东进,直逼应天!一旦攻克应天天下震动,江南就是案板上的肉,飞不了了!”

  “你说的不错!容保被我们打的大败,应天城里就那么几千号人,他们肯定不敢出来,江南对我军来说就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赵大山听着这些人的讨论,微微有些不满,他虽然没去过应天城,但是也是知道,这座城池不是那么容易攻下的,作为天下首屈一指地位在京师之下的城池,以奉天军现有的兵力和火炮,想攻克应天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不过赵大山也知道他们有这种想法的原因,太祖朱元璋渡江攻克应天的时候,兵力也不多,但是却轻易拿下了。

  可两边所处的形势不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元末的乱世下镇守应天的元军毫无斗志也失去了统治基础,而现在的大清,在江宁城中仍具有数量可观的兵力,在江南地区的统治也非常稳固。

  这时候东进,是很不明智的选择。

  “东进并非明智之举,江宁城防坚固,非巨炮久围不能下。眼下形势,大将军应拿下庐州,然后进入江西湖广地区,将粮食产区握在手里,江南人稠,一旦没有粮食不攻自破。”

  和州,得到了戴震指点的朱朝先坚定了自己的思想。

  先西后东,先湖广后江南。

  现在的情况确实和元末时朱元璋的情况不同了,当时是苏杭熟天下足,而今则是湖广熟天下足了,苏杭所处的江南土地大多改种了经济作物,粮食主产区转移到了湖广地区。

  这当然不是说江南不重要,只是现在奉天军的情况,实在不具备占领江南的条件。

  甚至,很有可能在围攻南京的时候,就被南下的清朝主力给逮到了。

  平心而论,朱朝先并不认为北方的白莲教能坚持多久。

  历史上的白莲教大起义之所以能坚持那么久,一是在二十八年后的一七九八年才起义的,那时候的阶级矛盾和土地兼并比现在严重一些,二是白莲教起义位于湖广的山区。

  而这些混元教,清水教,八卦教之类的,都是在北方平原之上,距离清朝的统治中心京师太近,很难有起来的机会。

  这些人,也就能给奉天军争取些时间,吸引些火力了。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