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17章 在下身无分文(求推荐票!求收藏!)_我在古代有工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柜说着已经从柜台后面转出身,对着小厮呵斥了句,“还不给贵客上好茶?”见到小厮匆匆朝里而去,他又看向王琛,解释道:“唱卖即我们公开让人竞价,最后价高者得,待成交后,我们会从中收取一成抽成,剩下都归您所有。”

  噢,就是拍卖。

  想不到古代也有。

  实际上最早的拍卖出现在印度佛教,大约7世纪在中国佛教寺庙中逐渐流传,《十友律》里面曾记载:

  “从今日听众僧中卖衣,未三唱,应益价。”

  “三唱未竞,益价不犯。”

  这里说的“三唱”指最后三次叫价。

  “益价”意为加价。

  “犯”表示抵触。

  大概意思为拍卖衣服时,凡叫价没超过三次,竞买人可以继续加价不受限制,直至拍卖标的被三次叫价卖出为止。

  后来唱卖慢慢流传到古代社会当中,官府和义庄主持唱卖的比较多。

  王琛懂了,立刻道:“行,那我琉璃镜放你们铺子里拍……唱卖?”

  闫掌柜一脸笑意,伸手拉着王琛往里走,“来来,我们里边说话。”他边走边说道:“你的琉璃镜少说值百金,唱卖的话我准备底价开五十金,按照规定,你只需要放二十五两银子押金,我便可以给你开具唱卖文书,待到五天之后唱卖日唱卖。”

  啊?

  要押金二十五两银子?

  我兜里身无分文,连租毛驴的钱都是王云仓出的,这可咋办?

  王琛略带傻眼道:“我没银子。”

  闫掌柜笑容一滞,蹙眉道:“金子也行,二两五钱。”

  王琛干笑道:“金子也没。”

  闫掌柜无语道:“铜钱呢?”

  王琛咳嗽了下,“那个,在下身无分文。”

  闫掌柜:“……”

  最终小厮茶还没端出来,王琛和王云仓两人便匆匆逃离了扑卖楼。

  没办法,那是官府开的,什么事情都要按照规章制度来。

  ……

  行走在街头。

  熙来熙往的街头,王琛看向王云仓,“五哥,你有二十五两银子吗?先借我用用,等琉璃镜拍卖出去给你。”

  “有。”王云仓干净利落道。

  王琛一喜。

  王云仓接下去说道:“在家里。”

  王琛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骑毛驴来就三个多小时了,再骑毛驴回去,岂不是一天时间浪费了?

  若是二十五两银子在其他朝代,寻常百姓真的未必拿得出来,但宋朝人均年收入比较多,不算什么。

  这么说吧,如今北宋官府当役年收入是20两银子,马夫40两,卖油的小贩20两,杀猪的屠夫大约36两,这还是北宋初期,随着时间发展,北宋人均收入能翻到五倍左右。

  而王云仓虽是渔夫,一年挣二三十两银子不成什么问题。

  “琛哥儿,要不我回家给您取去?”王云仓讨好道。

  王琛想了下,摆摆手道:“不用,你给我找找附近哪里有长生库。”

  远水解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