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0章 闭口美人_宋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忽必烈现在真有些担心伯颜进军太快,万一天皇和北条时宗被打懵了,见大势不妙俯首称臣,那局势反倒尴尬起来。

  留与不留,都是祸害。

  因为一但东瀛归顺,那就涉及到元朝对周边诸国的政策问题。

  别忘了,此时还有琉球、安南、爪哇、吴哥等小国尚未征服。东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便是他们的榜样。

  大元若是出尔反尔,归顺还要强硬处置的话,势必为征服这些小国带来不必要的难度。将来谁还敢归顺忽必烈?

  但是,留着的话...也不行。

  那就等于保留了天皇和时宗幕府,也保留了东瀛四岛的原有贵族和政治模式。从长远来看,会很麻烦。

  若真如那谢国明所言,残宋于扶桑修养生息,意图反攻。那东瀛四岛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这种咽喉之处,忽必烈觉得,还是彻底掌握在自己手里来得心安。

  做为皇帝,忽必烈不得不把眼光放长远些,为将来的局势作打算。

  所以,最好的结果就是,伯颜往死里打不接受投降,或者连投降的机会都不给倭国留。

  哪怕多花些时间,多耗费些精力,也要把东瀛四岛变成大元朝的一个行省。

  现在,让忽必烈担心的,就是从大都到东瀛的诏令没有那么快,起码要两三个月才能传到伯颜耳中。

  对于伯颜,忽必烈还是比较了解的。他不敢违抗自己的命令,肯定会用最快的速度奇袭京都。

  别两三个月之后,诏令到了,天皇也投降了,那才让人头疼。

  他哪里知道,伯颜正偷着乐呢!

  已经找好了背锅的,登陆本洲岛之后,看都不看京都、镰仓一眼,有如一把刀子直插本岛腹地。

  而且,这一路上已经肥的冒油了。

  事情是这样的,北条时宗显然没预料到元军会自东岸而来直抵腹地,主要兵力都集中在了九洲前线。

  所以,伯颜大军一路攻城掠寨,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

  偶有老弱之兵守城守地,也是破衣烂甲,连兵器都配备不齐。与精锐的蒙古大军相比,就是一众触之即溃的乌合之众。

  与其说伯颜之师一路打过去,不如说是一路抢过去。

  这是蒙军的传统,每到一地屠城劫掠。抢来的财物和奴力,有明确的分配制度,一部分留兵卒私有,一部分上交公有。

  回望蒙古帝国纵横世界这半个世纪,唯一没被洗劫的,可能只有中原的宋金两朝。

  要不后世学者怎么称蒙古帝国是文明粉碎机呢?

  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之前,两攻倭国皆以失败收尾,时宗幕府更是杀使臣、没元朝俘虏为四等奴。

  这等奇耻大辱,使得兵卒更是变本加利的报复回来。所过之处,尸横遍野,宛如修罗猎场。

  其实,本不至如此不堪一击。可能是北条时宗没有想到元军会奇袭本岛,也可能东瀛兵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