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23章 第三极_汉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剑捅入他肚子里。

  加上地域广袤,汉军几万人扔进去都不能起个水花,羌人打不过,往高处迁徙就是了。他们能耐风雪寒冷,靠着牦牛奶和狩猎也能熬几年,汉军在缺少补给,高反严重的情况下,又能熬多久?投入无限而获益为零,这种战争毫无意义。

  赵充国之所以愿意说这么多,也在告诫已确定为护羌校尉的任弘:

  想要打败羌人很容易。

  但想要灭亡羌人,可比收西域、灭匈奴更遥遥无期。

  而且这时代青海头确实没太大利益,陇右和河西真不缺盐、马,在大汉要集中力量对付匈奴,经营西域,甚至还得平定乌桓反叛的情况下,就别在羌中闹大新闻给国家添乱了。

  任弘从善如流:“多谢后将军指点,弘绝不会为了功业和虚名,轻启战端,不过后将军,既然羌人不可战取,计定如何?”

  “像西安侯在西域收复若羌人,羁縻鄯善国、粟特人那样?”

  赵充国虽然与任弘没见过几面,却对他在西域的作为十分关注,笑道:“计定也不易啊,西安侯用粮食换取若羌协助汉军,可在河湟形势不同,贾粮与诸羌是资敌,万万做不得。”

  “至于粟特人与西域诸国喜好丝绸,鄯善王仰慕汉制礼乐、农具,在羌人那也行不通。羌人对大汉无所求,他们不曾要求开关市,不曾要求和亲,丝绸不如牦牛织的粗布暖和。”

  确实,任弘在西域羁縻诸邦,利用粟特人的老套路在河湟是用不上的。

  “后将军有治羌周全之法,还望教我!”

  他虚心向赵充国求问,这时候车马停了,任弘才发现,他们已经绕到了昆明池的另一头,一片广阔的工坊集中在此,明明是深秋,却热气腾腾,数不清的官隶和工匠在此忙碌,白色的蒸汽和奇异的气味直冲云霄。

  这便是眼下大汉唯一出产法定货币的地方:上林三官。

  任弘知道,汉武帝折腾了几次货币改革后,于元鼎四年最终确立下来,废除了赤仄钱,又悉禁郡国铸钱之权,专令水衡都尉于上林三

  官铸钱,天下非三官钱不得通行。

  三官之中,技巧负责辨别铜料,制定铜锡配比。钟官负责制作陶制的钱范,冶铸五铢钱,大厩专门负责将新鲜出炉的三官五铢运输到天下各地。

  难怪水衡都尉一年能获利十万万钱,铸币可是暴利啊。

  赵充国拿起一板刚刚铸造出来,还连在一起没有切割开的五铢钱,亲自剪下来一枚,将还微微发烫的铜钱,放到了任弘的掌心里。

  “花钱,这就是治羌最简单,也最省钱的办法。”

  当然了,不是给羌人送岁币。

  赵充国道:“朝廷每年会让水衡都尉拨款一千万交给金城郡,金城郡在秋后陇西武威谷贱时买一百万石粮食囤积,足够三万人吃三年。”

  “如此便能在金城郡维持五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