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九章 枫铺镇的创新产业_何日请长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用担心会被人发现。

  当然了,大家都明白,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天底下还真没什么不会被人发现的事情。小老板们的想法是,被人发现了,大不了再次跑路,过几年回来,还是一条富翁。枫铺镇是个很隐密的地方,搞“创新”被人发现的概率远低于山外,这是大家愿意回来的根本原因。

  王柄森知道大家所说的“创新”是指什么。他不能接受过去的“创新”方法,但又知道不搞“创新”是无法取得政绩的。经过了若干个不眠之夜,王柄森终于发现了一种巧妙的“创新”方法,那就是玩谐音梗,“借鉴”一些知名品牌,却又不触犯法律。毕竟,国家的法律在这方面是有一些空白的,而这个空白期,足够王柄森在枫铺镇创造出一个经济奇迹了。

  顺便说一下,在那些不眠之夜里,王柄森都在苦读王梓杰的著作,他的许多灵感,都是从王梓杰的著作中获得的。

  可惜,王梓杰不肯承认。

  枫铺镇谈不上有什么传统工业项目,枫铺的小老板们都是本着什么赚钱就做什么的原则,今天开的是鞋厂,明天就能转产微波炉,到山外去买一条人家淘汰的生产线,再聘几个被大厂子开除的工程师和技工,就能把产品生产出来。

  什么,你说技术诀窍和质量控制?

  枫铺镇出版的词典里有这样的词汇吗?

  生产机床是一件偶然的事情。枫铺的一位小老板在山外Happy的时候,邂逅了一位从非洲回来的掮客,听对方说起现在中国机床在非洲热销,尤其是临机集团生产的长缨机床,在非洲几乎是一机难求。

  “你能弄到长缨机床吗?有多少我要多少,卖到非洲去,起码是翻倍的利润。”那掮客说。

  客户有需求,自己就要想方设法地去满足,这是枫铺人的信仰。

  客户需要的是长缨机床,自己生产不出来,但提供一台常缨机床总是可以的吧?你的缨上有三个穗,我比你多两个穗,算是添头。还有,你的穗是顺时针卷的,我是逆时针卷的,非洲兄弟应当不会计较这个吧?

  感谢清华肖文珺教授提出的机床模块化设计概念,现在制造一台机床的难度比过去降低了许多。机床上的核心部件是可以在市场上买到的,自己再做个床身啥的,组装在一起就成了机床。

  枫铺小老板与那掮客定了个口头协议,不到一个月时间,就真的向对方提供了10台如真包换的仿长缨机床,非但中文品牌完全不同,英文品牌也完全不同。

  至于说机身上那硕大的字母“Changying”,那只是中文品牌的拼音翻译,不是英文品牌,不涉及到品牌侵权。厂家就有这样的爱好,你管得着吗?

  王柄森是知道这件事的,他再三向小老板求证,确定这批机床并不会被投放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