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3【新浪潮电影的前奏】_香港196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相信有眼光的人一定会喜欢你这部电影的。”

  “老师您也知道法国的新浪潮电影?!”许鞍华眼前一亮,她拍摄完这部片子,在公司内部放映的时候,几乎根本没人提出来。

  “哈哈,这点东西我还是能看出来的。”霍耀文咧嘴一笑。

  他上辈子好歹也是专业的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虽然主修的是编剧,但也上过一段时间导演方面的专业课,基本上还是能够看出一部电影好坏和风格的。

  这部电影,许鞍华花了很多的心血在内,除了长达八年的剧本筹备工作外,更多的还是体现在执导剧情上。

  她在英国留学三年,学习了丰富的导演知识理论外,还接触到了法国的新浪潮电影,这不禁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回港后经历了两年的实习,许鞍华把法国新浪潮的概念结合港岛本土的文化,给糅合成了适合当下香港电影的新浪潮。

  新浪潮电影的概念是源自法国,大概的意思就是改变过去陈旧的拍摄,以“主观的现实主义”口号,反对过去影片中的僵化状态,强调拍摄具有导演“个人风格”的影片。

  他们所拍的影片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爱情与性关系,与传统影片不同之处在于充满了主观性与抒情性。

  简单点讲,就是新浪潮电影具有强烈的导演个人风格,不像当下邵氏电影那般,几乎把电影搞成了工业流水化的粗制滥造。

  所以事实上,许鞍华的过分担心和紧张,的确是多余的、不需要的,当这部《甜蜜蜜》上映后的第三天,新一期的《电影双周刊》就把这部电影的海报当成了封面。

  以《甜蜜蜜》为主题,写了一篇很长很长名叫《香港新浪潮电影的前奏》的稿子。

  文章开头撰稿人向大众介绍了什么是新浪潮电影,讲述了新浪潮电影的起源,当下在国际的影响力,以及未来的发展。

  随后讲述了许鞍华这位初出茅庐的女导演,所拍摄的这部具有开创新的电影《甜蜜蜜》,将会对香港本土电影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首先变化最大的,那就是过去流水化的粗制滥造的电影,将会被彻底的扫尽历史的尘埃中,取而代之的是具有强烈导演风格和开创新的新浪潮电影。

  这篇文章话里话外,都表现了对许鞍华的推崇。而写这篇文章的人,就是开创香港新派警匪片先河又有香港新浪潮电影第一人的梁普智。

  有了第一个出声的人,第二个人自然也就不远了。

  所以随着时间的发酵,越来越多的导演加入到了对新浪潮电影的探讨之中,很多人都认为这部《甜蜜蜜》从叙事结构到拍摄手法,比之以往的香港电影来看,不仅有着非常大的创新,还具有强烈导演个人风格,很是值得推广。

  还在外界大肆讨论新浪潮电影的时候,寰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