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九百九十一 看来曹兰这皇后也不是白当的_东汉末年枭雄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能否享用到那两名美艳的西域胡姬,郭某人也不做他想,只要曹兰高兴就成。

  他好几天没去后宫,一直都在勤政殿里和臣下商量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

  他要改良避讳制度,也要改变【去二名】的规定。

  这是王莽成为皇帝之后定下的一条规定。

  不准所有人用两个字的名字,必须要改为一个字,只有犯了罪的人才会被改回两个字的名字,所以单名为贵,双名为贱,影响了一个时代。

  西汉时期还有董仲舒霍去病朱买臣这种两个字的名,单字名和双字名并无太大区别。

  但是到了东汉,上流社会的人那是清一色的单字名,包括郭某人本人,双字名不是没有,但是极其罕见。

  这就是王莽的锅。

  王莽称帝以后大规模搞改革,首当其冲就是各种名字。

  别说人名了,地名和国名都在更改的范围之内,也因此引起了大规模的反感。

  他是国内也改,国外也改,改的范围很大,次数很多,甚至还有朝令夕改的,令人无所适从,倍感厌恶。

  国外也是如此。

  比如他将匈奴国号改成降奴,单于改成服于,把高句骊改为下句骊,还逼着匈奴单于把自己的名变成了单字名。

  过足了天朝上国皇帝的瘾。

  该怎么说?

  任性?

  如果说国名地名等政策还有政治意义在里头,那他的去二名政策就让郭某人很反感了。

  这个政策的出现也有社会原因,因为在严格的避讳礼制的约束下,二名【因其难讳】的原因,为了避讳而不得不使用更加方便避讳的单字名,于是王莽颁布了【令中国不得有二名】的规定。

  避讳是个大命题,是封建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王莽这种极度推崇周礼作为自己执政合法性的人采取这种政策来收买人心,想来也是很正常的。

  王莽的头颅到现在为止还在郭某人手上,储存在洛阳仓库里当一个政治摆设。

  虽然他已经死了很久了,但是这个附和礼制的政策,还真让郭某人感到郁闷。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