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七章 外决_红妆千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她记得,上辈子,这一位被选中的“幸运”罪人,正是路行善。

  但这“外决”,走到一半就出了茬子。

  山匪拦了路,押送的官差和山匪搏斗,结果官差死了,路行善大喊曰:我本已罪孽滔天,何故再添无辜孽障!父母官为护一个罪人而死,我有何脸面独活?

  然后路行善赌上性命,将山匪诱至附近的守军营地,山匪虽死,但他自己也没活下来。

  这段话流传到汴都,顿时无数人为路行善泪下,都觉得虽然犯了罪,最后这舍身取义,也是无上功德。

  这茬子立马被歌颂传扬,为迎接天书的汴都,添了一份吉祥:汴都吏治清明,教化开智,才有哪怕是罪人,都能回头是岸,立地成佛。

  ……

  “锦绣,你家的案子,官府怎么说的?”金明微话锋一转。

  锦绣一愣,但还是回答:“报官了呀,官府张了缉拿檄文,发现山匪踪迹者,奖纹银十两。”

  “官府的谁负责张檄文的?”金明微指尖摩挲着公告的纸张,问道。

  “汴都郡狱的牢头,铁富,不过他最近升了官,好像不是牢头了。反正他特意来如意铺子,安慰我们说一定会抓到山匪,请我们放心呢。”锦绣面露赞赏,看来官府的态度让她相信,明儿就能抓到山匪了。

  周家的如意铺子最近不太平。

  一批布料绢丝的货物半路被劫,半根丝都被抢得干净,所幸的是人无恙,逃出来的伙计立马报了官,官府派了捕快去现场勘查,判断是山匪干的,并张出檄文搜捕凶手。

  山匪,在汴都并不常见。

  因为汴都旁边的会稽,闹了几年的匪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附近跟“匪”字沾边的,都去会稽了,汴都好几年没闹过匪了。

  故周家的案子一出,汴都街头巷尾议论得热闹,况且如意铺子是城里小有名气的商户,这一批货,少说也得百两纹银,值不少钱了。

  “听说郡守陶见贤都放了话,要对这桩案子严肃对待,缉拿的檄文都张到郊县了。”阿团想起什么,宽慰锦绣。

  “那天来的铁富也说,区区一伙山匪,成不了气候,汴都又不是会稽,周家的货物一定能被追回来的。”锦绣很有信心。

  金明微看着两人说说笑笑,心沉到了谷底。

  上辈子,周家也发生了这么一出案子,然后没过多久,就是路行善被选中外决,前后相隔不过三天。

  金明微总觉得这两件事,是有某种联系的。

  路行善还欠她一笔债,四十三刀,她要亲手一诺千金,岂能让他最后成了功德?

  况且这两件事,这辈子想来,蹊跷重重:比如山匪打劫周家的货运就罢了,为什么要打劫押送路行善的官差?

  官差一没钱,二没货,关键还顶着个官字。

  ……

  金明微目光落到手里的公告,感受着指尖纸张的触感,忽然问道:“阿团,锦绣,你们都来瞧瞧,这纸张是不是麻沙纸?”

  锦绣凑过来,伸手摸了摸:“是麻沙纸(注1)。怪了,官府告示主要用的是白黄麻纸,麻沙纸虽也有,但都是特殊情况。什么时候官府一声不吭的换纸了?”

  注释

  1.麻沙纸:手工纸种之一。原产于福建建阳县麻沙镇,系采用麻类和草浆混合制成,纸色稍黄,吸墨性好,常用于印制《三字经》等书籍。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