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谓曰太京_鱼不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那书生讲古被打断了,面现怒色。

  “这位兄台,楚军四十万,陈军八十万,史书上记载得明明白白!”

  “可那书上写的明明白白,还有‘号称’二字。”旁边车队里有个公子哥儿也来凑热闹。

  书生脸色涨得通红,他忽略那两个字,是为了令听者更加感慨,然后他借势抒发一通再做首诗。夸大其词怎么了,诗篇里面的千啊百的,也不是个具体数目。

  “陈朝当时背水一战,楚军迫不及待要攻下太京,双方都压上了全部兵马,这场大战没有一百二十万人,也有八十万人参与!”

  面对书生的振振有词,孟戚叹了口气。

  他为什么要跟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辩驳?

  书生把他的无奈当做词穷,便义正辞严地说:“如此惨烈之战,难道因为死得不够多,就不值得叹惋了吗?八十万与一百万有何区别?战火连天,逐鹿权柄,而后家家举丧,岂不痛哉?”

  有墨鲤在旁边,孟戚觉得这次不开口不行了。

  ——他不想跟这个书生一般见识,可是对方不依不饶。

  “你可知青江宽几许?一艘战船长几许,可载几人?八十万大军乘上战船,在江上一字排开,能延绵多少里?如果仅限太京这一段水域,陈军与楚军陈列完毕,两军能相隔多远?”

  那书生瞪圆了眼睛,想要说什么,却实在找不出话。

  “这世上有人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安.邦.定国,然而有人就只会背背书本上的数字。”公子哥哈哈大笑,还叫了附近不少人也过来看热闹。

  书生顶不住压力,黑着脸说:“阁下说得这般头头是道,想来是知道答案了,我愿洗耳恭听。”

  “不敢。”孟戚没揭露答案,只是说,“有心人去查,想得出答案并不难。青江不是长江,它没有那么宽,如果八十万水军登上战船。这场大战就要从水战变成了陆战,因为这段江面已经被挤满了,船挨着船,不分彼此。”

  “阁下如何确定船只大小与长短?”书生极力挣扎,强辩道,“难不成当时你在不成?”

  “我自然不在。”

  孟戚这话出乎墨鲤预料。

  然而孟戚说的是实话,青江之战他没有参与。

  “……但世人都知道一件事,大军行进,需要携带辎重与粮草,遇山开道遇河架桥。一路大军,人数实打实地超过五万,然而真正能上阵打仗的可能连一万都没有。楚军昔年号称四十万大军,实则只有二十万人,精锐更是只五万。这五万大军不仅仅是水军,还有骑兵步卒在岸边扎营。陈军数量可能多一些,然而参战人数也不会超过两万,陈朝气数已尽,还要留有守城之军,去哪儿找那么多人?”

  孟戚作为打过仗的人,他可以摸着良心说,号称四十万大军的,全军上下连伙房厨子都算上能有二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