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3章:回都【二合一】_大魏宫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辅佐殿下他日成为我大魏的明君……”

  巴拉巴拉,一大堆规劝,听得赵弘润直翻白眼,简直要怀疑是不是杜宥亲至。

  走水路非常便捷,仅四五日工夫,赵弘润一行人便从汾阴抵达了博浪沙河港。

  如今的博浪沙河港,论繁华可能尚不如大梁,但是论热闹,却完完全全将大梁比了下去,成为魏国独占鳌头的自由贸易港口,就连建成已多年的「雒市(雒城自由贸易河港)」,也不及博浪沙热闹。

  这也难怪,毕竟博浪沙河港,这目前纵观整个天下,绝无仅有的对天下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势力开放的市集,无论你是中原哪国的人,哪怕是游牧民族,只要你有魏国的铜钱,就能在这片港口做生意。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魏国铸造的铜钱,如今的价值越来越高,各国的商人们,都渐渐习惯于储藏一些。

  甚至于,由于魏国铜钱的购买力额度较小,不方便大宗贸易,各国的商人已不止一次向大梁的户部提出诉求,希望魏国铸造一种高额的钱币。

  这也是户部近阶段在头疼的问题,毕竟这个年代可没有什么有效的防伪手段,倘若魏国果真按照那些商人的要求,铸造出了一种高额的钱币,那么,过不了多久,各方势力就会私下烂造,铸造大量假冒的钱币,到魏国兑换铜钱,谋取差额的利益。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在路过博浪沙时,赵弘润考虑到自己两手空空返回大梁不太合适,便带着秦少君、赵雀以及宗卫们,在博浪沙港市转了转,一方面是为了暗访一下港市的治安与繁荣程度,一方面,也是为了买些礼物。

  他父皇一份、母妃(沈淑妃)一份,以及家中的几位女眷各一份。

  尤其是乌娜与羊舌杏,在她们生产的时候,赵弘润可是在千里之遥的河套地区,虽然以二女的性格,倒也不至于会有所埋怨,但适当地哄哄自己的女人,又有什么不好?

  还有乌贵嫔,赵弘润当年答应过六哥赵昭代为照顾前者,自然也不能落下。

  “还有王皇后那边,殿下亦不可落下,否则难免会有人指责殿下厚此薄彼,不行孝道。”

  宗卫长吕牧在旁提醒道。

  赵弘润微微皱了皱眉。

  事实上吕牧说得没错,即便赵弘润并非王皇后所生,且二人以往甚少接触,但至少赵弘润坐在东宫太子这个位置上,就必须像对待沈淑妃那样对待王皇后,甚至于尊称王皇后为母后,这是历来的规矩。

  说实话,赵弘润对王皇后的印象并不是太好,毕竟这个女人毁了她自己的两个儿子,长皇子赵弘礼黯然离开大梁,至今还不晓得隐居在哪里,而旧太子赵誉,曾经胸襟宽阔、追随者无数的他,最终自焚于锦绣宫,这与王皇后也脱不开关系。

  而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