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七章 慎重对待_书剑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架着站在对立面,真的不好受。

  李世民上本该站在这个位置的是李道宗的,看来李世民对李道宗的认识很清楚,知道他不行。

  估计历史上的李世民选择李道宗,也是无人可选了,最后还安排一个李绩策应。

  奈何李绩在朝争这一块,真的没啥斗志。

  或者说这孙子就是个阴货,喜欢坐山观虎斗。

  最后演变出一幕武周的历史大剧,李唐的子孙们说起来都是眼泪啊。

  武则天比杀哥宰弟的李世民可狠多了,亲儿子都不放过。

  权利这个东西,太可怕了。

  所以说人的心态,往往随着地位的变化而变化,即便是李诚这个穿越者,现在也不复现代低端人群的心态。

  当然李诚是被逼的,身上背着一大家子人,不甘心做个草民任人宰割,就只能闭着眼睛往上爬。

  这日散朝回到家中,武约已经等在书房内,见面便道:“朝廷的封赏下来了,这次没有食邑的分封,都是赏金。

  内府传谕,着票号支付赏金。”

  李诚仿佛看到了一个女霸道总裁,武约脸上洋溢的兴奋,似乎对眼下她掌握的版图很满意。

  辽东战役,李诚的票号从登州开到了幽州,又开到了平壤。

  因为票号的关系,昔日那些在北地游荡的商队,归途经过幽州时,金银铜钱都存在幽州票号。

  北地的货物,在幽州直接处理一半给海商,经水路到登州然后海商们海路南下江左。

  海路的出现,分担了运河的压力的同时,也给靠运河为生的群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武约絮絮叨叨的讲诉着她的商业帝国最近的事情,李诚面带微笑的听着。

  一直到武约冒出一句:“最近有御史在谋划上奏,海运风险太大,南粮北运不可走海运。”

  关中之地,越来越难以承受长安人口增长带来的巨大压力。

  李世民已经在洛阳搞了几次,要不是泰山封禅的事情,恐怕李世民已经强力迁都了。

  其实迁都对大唐是有好处的,但这个事情太大了,关陇集团和山东士族,都是反对迁都的。

  只有河洛士族才希望迁都,尤其是荥阳郑氏,更是希望能达成此事。

  不过在贞观时期,迁都只能是想一想。

  反对势力太强大了。

  “你这是从哪得来的消息?”

  李诚有要出事情的感觉,眉毛的都皱了起来。

  “平康坊那位送来的消息,顺带让妾问郎君一句,诞下的闺女叫个什么名字才好。”

  武约看着笑嘻嘻的,语气却很不对劲,一股子山西陈醋的味道。

  李诚当着没察觉她的醋味,点点头正色道:“知道了,这消息很重要。”

  这年月的海运当然是有风险的,比起运河来说风险确实大了很多。

  但海船够大,速度快,单位载重需要的人手比内河船要少很多。

  事实归事实,但有的人就是要装瞎子。

  这其中牵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