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四章 乱作一团的朝会_书剑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紧张,百姓失地这事情,他是有责任的。

  问题是,长安城权贵如云,占点地的事情太正常了,他能惹的起谁啊?

  “陛下,如今工坊林立,用工量巨大,不少百姓有地不种,宁愿进工坊做事。

  臣以为,农为国本,不可不查。”

  长孙无忌站出来说话,李世民的瞳孔瞬间微微收缩。

  这是冲着李诚去的吧?

  要说工坊,长安周边工坊最多的自然是李诚。

  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一道寒芒,这不是长孙无忌该有的表现啊。

  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出现这样的错误呢?

  这个时候,未来的首席宰相大人,难道不应该冷静的平息事端么?

  为何显得有点笨拙的,提起了另外一个矛盾?

  李诚走神了,士农工商,这个排名代表着社会地位。

  工在唐朝的地位仅仅高于商,平等是不存在的。

  李诚想到了历史课本里的资本主义萌芽说,现在的长安及周边,工坊很多。

  李家的工坊里,请的工人不下千人。

  但是李诚却觉得,所谓的萌芽说其实就是在说梦话,唐朝也好,明朝也罢,社会地位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之前,萌芽说就是一句玩笑话。

  商人在历史上,都是官府养的肥猪。

  嗯?

  李诚居然没有反击,站在原地眼神呆滞。

  这啥情况?

  难道说认怂了?

  不对,这不是自成的性格!李世民还是很担心李诚反击的。

  毕竟他感觉到身体大不如前了。

  这年月的人都活不长的,这次辽东回来,感觉人特别的容易累。

  以前那些花枝招展的妃子们,现在就剩下一个徐贤妃还能让他有点兴趣。

  徐贤妃属于比较安静的才女,在那事情上从不主动,李世民在她身边,能感觉到清净和安逸。

  两人之间基本上的是一种心灵上的交流。

  嗯,前提是吃金丹都不太好使了。

  李世民也走神了,脑子里胡思乱想的,下面却一点都不安静。

  “赵国公家里的工坊也不少吧?

  难道没用工人?”

  崔姓御史站出来质疑。

  王姓御史站出来,举着笏板:“陛下,臣闻赵氏名下铁匠作坊,人不下三千,另有煤、铁矿多出,用工更是不计其数。”

  “陛下,臣以为要查失地农户做工一事,赵氏作坊及各矿首当其冲。”

  这会站出来是位姓杜的官员。

  长孙无忌呆住了,怎么都没想到,清河崔氏、太原王氏的人出来怼他。

  不是说山东士族都仇恨李诚么?

  崔氏还能理解,王氏跳出来啥意思。

  还有杜氏,我跟你有仇么?

  事情的演变出乎预料,李世民反应过来的时候,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李诚这边倒是很淡定,一瞬间就想明白了原因。

  现在的作坊,或者说是手工工业,在李诚的带动下,风潮是朝着大规模的方向发展。

  具体原因还是因为高昌平定后丝绸之路的畅通,海贸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