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一十九章 没钱了_书剑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登州城里手艺最好的首饰匠人被传到总管府,来的快去的也快,原因他表示还有手艺更好的人,不过在齐州。这就是小城市的痛苦,这匠人打个首饰还凑合,打磨镜片的技术含量太高,他根本不敢接这个活。李

  诚打发了匠人后,很是郁闷,这个时代手艺最好的匠人,在长安啊。当初在长安,怎么就没想起来找匠人弄望远镜呢?失误啊,主要还是人太懒了啊。没

  辙,只好闷头在家里画图,然后写封信,让人带回长安去,要求亲自交给崔芊芊,让她亲手督办,而且还要绝对保密。这玩意,用在军事上价值很大,关键是搞清楚敲门后,没啥技术含量。当然不能跟真正愿意上的光学望远镜相比,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

  心情不佳的李诚,只好把拿一群新兵撒气,每天都要操练一番。这个时代的军队,说的难听一点,十天一操练就不错了。李诚这种每天都要操练的搞法,水师上下都是胆战心惊。

  一致认为,李总管在海上受了气,大家都当心点,别撞枪口上。实

  际上就不是那么一回事,李诚也听到了风声,心里一想这是好事啊,解释个屁啊。

  一群水师新兵,每天一早就给尖锐的哨音惊醒了,然后各种看上去非常变态的事情来了。先

  练站,后练走,这都不算事,还有内务。营房里的杯子要叠的整齐不说,吃饭的碗,梳洗的器具,都得摆的整整齐齐,一丝一毫的乱都不许出现。

  刘仁轨都在担心水师要哗变了,最终却平安的读过了最初的两个月。新兵老兵,都适应了李诚的搞法。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吃的好。这还要感谢崔成,来到登州后,大力推广养猪。水师官兵三千余人,得益于此,每三日都能吃到一次肉。刘

  仁轨一直跟着训练,就在他觉得差不多,该上船操练的时候,李诚又玩出新花样了,啥啊?美其名曰,拉练。最初是每次全服武装跑十里,后来发展到每次二十里。不

  知不觉之中,冬天过去了,登州水师官兵被操练的欲死欲仙。每次觉得应该是个头的时候,李诚又搞出新花样来了。

  时间进入贞观十三年,大地回春之际,三千登州水师,在李诚看来算是有点样子了。别说在海上了,就算是在陆地上,那也是一支能顶事的队伍。既

  然是水师,那就得上船啊。新老士兵,开始了船上的操练,李诚制定了很细致的军规,就算是在海上飘着,每天都得在加班上列队站一阵。刘

  仁轨开始跟着船下海了,一开始觉得吧,李诚可能也会跟着来,继续祸害水师官兵。没料想,李诚只是丢来一份章程,让刘仁轨全权负责海上的操练,不懂不要紧,跟着学啊。

  这年月海上作战的手段乏善可陈,对于刘仁轨来说,难度不算很大。这活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