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二三章 上当的读书人_史上第一绝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参愣住了。

  “下,说,说什么?”

  以至于连敬语都忘了。

  “我说,他们如果再哔哔,就让他们滚蛋。”

  “下,若是这样说的话,只怕。”

  曹参额头上的冷汗都出来了。

  “只怕什么?只怕他们都要反我?只怕他们都要把我写成王八蛋?”

  殷诚十分的不屑,道:“怕他们?怕他们我就活不到现在!”

  大炎的读书人,殷诚也算是比较了解。

  一来在长安的时候,和这些读书人接触的比较多。

  二来在南楚的时候,又和丘山书院的读书人接触比较多。

  长安和南楚的读书人区别很大,几乎聊几句就可以发现。

  长安的读书人很飘,读书在他们看来,就是要当官治理这个国家,拯救这个乱世。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都想做大炎江山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而南楚的读书人相对就比较实在。

  他们读书为的就是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学到有用的知识。

  这中间的关键,就在于夫子。

  南楚深受丘山书院的影响,而丘山书院的教学又是以夫子的意志为主导。

  夫子现在活的很通透。

  带出来的学生,虽然也有长安读书人的那种豪壮志,仰望天空,但更多的则是脚踏实地。

  而现在的殷诚需要大批的读书人,不管是南楚也好,还是巴陵也罢。

  尤其是济州,百废待兴之地,更是需要读书人前来建设。

  但他需要的并不是长安那些想要做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的读书人。

  白玉柱和紫金梁,殷诚手下已经足够多了。

  以刘文静和诸葛亮为首的文臣们,哪一个拉出来不是能扛事的人?

  更不要说自己的后方还有俩圣人。

  一个夫子一个王阳明。

  这俩人到现在都还没发挥自己的作用,他怎么可能需要那么多好高骛远,一心要拯救万民于水火的活祖宗?

  经过济州一战和彼得的灭卑国之战,殷诚更是看清楚了。

  想在这个世界上立足,攀科技树和发展生产力才是最重要的。

  只会四书五经的读书人,再多也无济于事。

  论说四书五经,有夫子在,需要他们来教化治下百姓?

  说诗词歌赋,有南楚的柳永在,需要他们娱乐大众?

  想明白自己要什么,其他的事就好办多了。

  “下,话不是这么说...”

  殷诚虽然想通透了,但曹参却无法理解。

  在他的认知中,如果不拉拢读书人,政权怎么可能稳定?

  站在他这个角度这么想确实没错。

  但他却忘了,殷诚一开始在雍州的时候,第一个下刀子的就是乡绅士族。

  这是比读书人在大炎地位还要高的阶层。

  殷诚一上来就敢动他们,挨了多少骂?

  如今得罪了读书人,而且是自己不这么想要的读书人。

  殷诚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你去告诉陈帆,就说下一期的周报.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