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三章 李渊与梁俊的途中策_史上第一绝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楚秋九这是要搞大事情啊。”

  出了阆州,梁俊坐在马车上对着赶车的李渊说道。

  眼瞅着就到了南楚了,赶车的老孙头在阆州吃完饭之后,梁俊给足了钱,让他回去了。

  赶马车的活就落在了李渊的身上。

  好在李渊也前世也算个马上皇帝,赶马车自然不在话下。

  只是对梁俊的安排颇有怨言。

  梁俊也懒得搭理他,直接用屡试不爽的话题转移大法阻止了李渊的抱怨。

  果不其然,一听梁俊说到楚秋九的事,李渊的精神头马上变了。

  看着梁俊道:“没错,这个镇南公虽然是女流之辈,可她这一手可算得上是高明。”

  梁俊微微一笑:“高明么?”

  李渊挥了挥马鞭,笑道:“岂止是高明,只怕她这一开恩科,整个天下都乱了。”

  言语之中对镇南公府这一招十分的佩服。

  “我以前常听人说,丘山八奇如何的了得,原来还不信,现在可是知道了,啧啧,这丘山八奇啊,确实有经天纬地之才。”

  梁俊见他说这话,笑道:“何以见得?”

  李渊道:“长安有刘文静和上官瑞鹤,之前还有一个诸葛夕当了两任帝师。这镇南公府的就有丘山八奇的人,如今楚秋九又要开科举,这肯定是镇南公府那位谋主的主意。”

  梁俊见他说的信誓旦旦,笑着反问道:“难道这个主意就不可能是咱们要找的诸葛先生出的点子么?”

  “诸葛先生?你说诸葛亮啊。”

  李渊皱了皱眉,刚想说绝不可能,可心里却又有些嘀咕。

  若是不知道诸葛亮到了丘山,李渊也许不会往这方面想。

  可如今诸葛亮就在丘山,吕布那么长时间还没回彭城找貂蝉,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经梁俊这么一提,李渊还真觉得里面还真有诸葛亮什么事。

  左思右想想不通梁俊为什么会往诸葛亮身上想,疑惑问道:“我说殷老大,我这一路上一直有一事不明白。”

  梁俊喝了口水,道:“唐国公没必要那么客气,你又不是我手下兄弟,没必要跟着他们叫我殷老大,你就叫我殷俊就行了。”

  李渊也是个敞亮人,笑道:“也好,那我就叫你殷公子,你也没有必要和我客气,什么唐国公之类的,也没有必要叫了,你叫我老赵就行。”

  梁俊乐了,上下打量他,道:“老赵?你这年纪比我还小,哪里老了?”

  李渊长叹一声,拍了拍大腿道:“人是不老,可心里老了啊,老而不死是为贼,你不叫我老贼,我就谢天谢地了。”

  梁俊笑而不语,看着成都的方向心道:“你若是老贼,那丘山里的那位夫子是什么了?”

  李渊感慨完之后,想起了刚刚想要和梁俊说的话,斟酌再三,道:“殷公子,我有一件事,一直没有搞明白。”

  “您说。”

  梁俊点了一根烟,拿起一旁的草帽戴在了脑袋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