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长安城的咸鸭蛋_史上第一绝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年前,成县大旱,一个县的百姓饿死一半,逃荒一半,偌大的县,一夜之间成了荒城。”苏柔说话轻柔,但是说的事却让梁俊触目惊心。

  “既然这县官是苏中丞的弟子,苏中丞为何不上报朝廷?”梁俊有些纳闷,苏柔的爹就是御史台的老大,虽然常年翘班,但整个御史台都以他马首是瞻,一封折子上去,户部还能不拨款?

  “皇帝不信啊。”老钟头插嘴道:“殿下,小老儿说句难听的,殿下大人大量别放心上,户部的账目年年都是殿下核算,户部还有多少银子,殿下应该比谁都清楚。”

  梁俊有些尴尬,这他还真不清楚,今年的账还不到算的时候,往年的账都是自己这个前身算的,自己并没有继承他的记忆。

  “家父上了奏章,陛下不信,派人来查,并没有查出旱灾。”苏柔道:“满城饿殍,到了奏章中成了太平盛世,家父的那位县官弟子得知后,上吊自杀了。”

  “这就是苏大家让本王微服的真正目的吧。”梁俊此时此刻才明白,京师中的繁华并不代表大炎朝的繁华,这怎么瞅都是要天下大乱的节奏啊。

  心中略有些歉意,自己这个太子自己最清楚,苏柔指望着自己以后当了皇帝能明白这个国家到底成了什么样子,只可惜自己这个太子现在压根就没有登基的可能啊。

  “哎,走一步算一步吧。”梁俊有些失落,道:“该看的也看了,咱们也别微服了,赶紧到凉州,把雍州灾荒的事落实了,若是真有灾,也好让朝廷早日赈灾。”

  苏柔道:“大旱三年,雍州现在哪里还有灾民。”

  梁俊有些无语,心道:“着急的也是你,说不着急的也是你,女人啊,真是难伺候。”口中道:“去三岔铺子吧,搭船去洛州,不出意外,你带本王饶了那么远的路,若是本王没算错,本王的仪仗若是也走水路,今日应当也从三岔铺子过。”

  苏柔点头,将帘子放了下来。

  老钟头驾着车冲着三岔铺子而来。

  梁俊等人到了三岔铺子,寻了个船队,上了船安顿好了,就等着船开,或者太子仪仗来。

  不多时,孙礼一行人也进三岔铺子,这边一进来,就有一个身穿便服的差人前来接应。

  这差人姓文名渊,二十岁上下,面如冠玉,剑眉星目。原是凉州人士,家中殷实,打小就喜欢舞枪弄棒,文渊的爹也好这口,请江湖上有名有姓的师傅教他,没一个师傅能教长的,最多三个月就把人本事学完了,他爹很高兴,拿出一半家产让文渊去拜赵慈为师,专门学习枪法,练了一身好本事。

  等待文渊学成归家,凉州城里有一帮子纨绔子弟,日常调戏妇女,正让初出茅庐的文渊看到了,嘁哩喀喳把人揍了,打残了三个,打伤了五个,没办法,只能跑路。

  孙家与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