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我们该怎么做?_小脑看世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教育——你做到了什么?》

  许多体验让我觉得认真思考是做好教育的所有条件中至关重要,太多的家长在黑暗中前行,因为许多错误的观点和做法被大家拿来模仿而忘记思考,以为现成的理论就是照搬的范本。

  家长发现孩子成绩不理想,打电话最先问的问题是自己孩子是否努力,如果我回答孩子确实一直努力,家长是茫然的,奇怪了,努力怎么还考不好呢?我在家里对孩子也很严格啊。从这里可以看出,家长以为态度决定一切,态度是唯一的,这种观点就是许多悲剧的根源!这里涉及另一个问题考的好需要什么?暂且搁下不谈。

  抛出这个就是让大家发现:许多教育观点都是指向态度的。“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持这些观点的人明显没有认真思考过做好教育的全部条件,过于强调主观态度,往往带来教育的野蛮:强制式,家长式,高压驱赶无处不在,让孩子失去表达态度的权力,对错不管,方正我好心,我希望你好,你就得听!结果是带来沟通无法进行,学习者害怕厌恶管理者,并发展到厌恶学习,甚至发展到人格扭曲,要么奴性到一声不吭任人牵着走,要么发展到叛逆暴虐什么都反着来,还有的会走极端,觉得这个世界了无生趣。教育不仅没有成功塑造人,还把被教育者逼到了无法生存的境地。

  那么教育到底需要什么呢?明显

  不仅仅是态度。要做好教育首先必须有足够的知识,有了知识才有资格谈教育,当然也有文盲的家长教育出优秀孩子的案例,这种案例会随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少,如果家长不是文盲,很有可能孩子发展会更为全面。只有具备相关的知识,才能正确指导孩子,才能在一个具体问题上正确地深入讨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可以居高临下深入浅出,其管理学习的效果肯定远远高于一知半解的人,一个什么也不懂的人那只能在外围胡乱吆喝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永远是一个优秀教育者的必备条件,在一桶水里发现水的有机联系远比只有一碗水的人多。永远不要指望拥有一杯水的人能给学生一桶水,如果是一桶,那得是一桶什么水呢?

  教育者有知识再加上有态度可以合格。虽然满足两个条件不容易,但是也仅仅是有资格去教育。如果你用教艺术的方法去阐述科学,无疑会生动有余而严谨不足。一个正常的合格的家长或者老师基本不会缺乏态度,许多甚至态度过剩,那到底还需要什么呢?

  还需要方法。方法是经验总和,是实践积累的,老师可以有资深教师,他们有机会从失败中汲取营养慢慢成长,而家长不可能有资深家长,所以家长教育尤其缺少方法,因为没有经验积累,没有经历体验

  请收藏:https://m.bqg8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